2012年2月24日,美军首颗新一代窄带通信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由“宇宙神”5火箭送入太空。它将用于替代美国海军现役的“特高频后继星”(UFO),提供窄带移动通信服务。据研制“移动用户目标系统”的洛马公司副总裁称:“新一代窄带移动军用通信卫星将极大地增强作战人员动中通的能力,包括得到增强的同步语音、视频和数据能力。”“移动用户目标系统”既兼容原有的“特高频后继星”终端,又可向军队用户提供升级的商用第3代(3G)静止卫星宽带码分多址(WCDMA)服务,且不受天气和环境限制为舰艇、飞机和地面部队提供更可靠的通信能力。其信道可用率大于97%,总数据率比“特高频后继星”提高了10倍,约达40Mbit/s,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来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的所有特性。通过3G手机和最先进的卫星技术,“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可为美国及其盟国作战人员提供覆盖全球的、更为通畅和强大的超视距战术通信能力,包括具有穿透浓密树叶和在恶劣气候中,以及在有阻挡通信信号传播的建筑等障碍物的城市或其它地区进行可靠通信的能力。利用这一新系统,战场上的部队能够发送和接收传真、实时电报和其他不需要更宽带宽的应急通信,提供更加先进和更加具有战术性的服务。现代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所以军用通信卫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全球航行舰艇更是如此,因为用其他技术手段难以满足舰艇的通信要求。所以,美国这一世界海军和军用通信卫星强国非常重视,独自研制了海军专用通信卫星,并先后发展了3代,第4代海军专用通信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也将在轨服役。“舰队卫星通信”(FItSatCom)是美国海军的第一代专用卫星。它是一种以海军为主,海军和空军联合使用的特高频战术通信卫星,主要为海军提供抗干扰的舰队广播和舰艇、潜艇、飞机和海岸站的保密通信,也能为地面机动部队和空军的飞机提供通信。首颗“舰队通信卫星”于1978年2月9日发射,到1989年9月共发射了8颗,实现了除地球两极地区以外的全球覆盖,形成了美国海军通信系统的骨干,承担了美国海军90%的通信任务,并且承担着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的快速部署部队与美国战略司令部之间的双向甚高频通信任务。接替“舰队卫星通信”的是“租赁卫星”(Leasat)。它于1984年9月1日开始发射,也采用特高频,共发射了5颗。这种卫星载有6台中继转发器、1台宽带转发器、5台窄带转发器、1台舰队广播转发器和2台备用转发器。虽然它比“舰队通信卫星”少了10条信道,但由于采用了按需分配多址技术,故传输的信息并不少。链接:特高频的频率范围为300~3000MHz,在军事应用中有许多特有的优势,如信号穿透性强,终端实用性强,可实现全球覆盖及广播联网,接入有保证,所以主要使用在军事行动的初期及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此后,美国海军根据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开始研制“特高频后继星”。它是美国第3代海军专用卫星,比“舰队通信卫星”、“租赁卫星”的通信容量大1倍,以满足美国海军日益扩大的通信需求。美国总共生产了1-1颗“特高频后继星”,1993年2月25日开始发射,其中从1995年发射的第4颗“特高频后继星”起开始增加极高频通信有效载荷,装备了1副全球波束天线。可控点波束天线个,还增加了扩频、跳频措施,使卫星的带宽、抗干扰、保密性等都大大提高。从第7颗“特高频后继星”起,极高频通信有效载荷的信道增加到20个,并与“军事星”卫星的地面站兼容。所有“特高频后继星”都工作于静止轨道,承担了美国海军至少90%的通信业务。通过“特高频后继星”,游荡在世界各地的美国海军得以与本部保持联系,确保命令传输渠道畅通。“特高频后继星”星座为美国军方的紧急移动通信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中枢,使得所有军兵种各单位的军事人员能够在恶劣天气中和地下掩体中与舰只、飞机和移动地面终端进行通信。虽然由美国海军控制,但是它可为所有的军种提供服务,为陆地、空中和海洋的部队之间提供可靠的链接。2012年以后,美国将用“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取代“特高频后继星”。由于美国军方估测美军的窄带卫星通信需求是“特高频后继星”总容量的250%,所以“特高频后继星”已无法满足美军信息化和网络中心化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逐渐达到了设计寿命,急需更新换代。为此,美国从201 2年开始发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新一代窄带移动通信卫星来替换“特高频后继星”,前者的信息传输能力和容量都比后者大大提高。美国计划建造5颗“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其中4颗是工作星,备用星可随时漂移到有需要的地区,以增加这个地区的可用信道数量。该项目总成本60亿美元,单星成本10亿美元。它们旨在为美国及其盟国作战人员提供覆盖全球的、超视距战术通信能力,支持使用各种大型、小型和手持终端的卫星移动通信用户。“移动用户目标系统”采用洛马公司的商用A2100M平台,干重约3100千克,功率10千瓦,天线米,该多波束天线个全球波束,并采用空间频率复用技术(每个波束复用4个5兆赫宽带码分多址射频载波),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容量。在每个点波束内,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使用特高频频段,卫星和基站的通信使用Ka频段。该星装有处理式转发器,星上处理允许上行和下行链路波束的自由选路、通过自适应信号处理提高链路性能,灵活分配信道,通过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质量来增加卫星的容量。预计大多数星上处理技术比如去复用、波束形成、解调和译码都将使用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为了保证与现役“特高频后继星”的用户终端兼容,“移动用户目标系统”还装有“特高频后继星”上使用的弯管式转发器,以确保现役“特高频后继星”的用户能平稳向“移动用户目标系统”过渡。其60GHz的星间链路为系统提供冗余的通路并减少地面的呼叫路由。现役的“特高频后继星”只能应付1029个2.4kbit/s的终端同时接入,而“移动用户目标系统”能处理16332个2.4kbit/s的宽带码分多址终端同时接入,以及424个“特高频后继星”终端接入,并使现有的窄带卫星系统继续发挥作用。其新型手持终端还能与美军最新的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