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大散文开拓大境界 专家赞《美文》成西安名片

  昨天是《美文》创刊十五周年的日子。这本蜚声海内外的期刊在全国率先开办了下半月刊———少年版《美文》,“少年美文”像一股清新宜人的清泉,激发着天南海北大批青少年创作者的文学热情。逐渐《美文》杂志成为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刊物,也成为古城西安的城市品牌、文化名片。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来自北京、苏州、沈阳、广州等地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杂志主编、教授学者济济一堂,探讨中国散文的特色与前景,热议“《美文》现象”及“《美文》效应”,高度评价《美文》对陕西文学做出的贡献,在扶植、发掘文学新人方面的斐然成就。

  “一提到《美文》,人们就会想到陕西,想到西安,她是西安的城市名片。”中国作协陈建功说。对于《美文》在文学方面的“功德”,他称颂起来不吝言辞:“作为中国西部唯一一本散文杂志,《美文》15年来共刊发了2000多万字的作品,为陕西散文的发展乃至中国散文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陕西散文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作品数量也逐年增多,这其中《美文》功不可没。《美文》杂志创刊的十五年,是为我国文学事业特别是散文写作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的15年。《美文》杂志坚持的大散文理念,在拓展散文题材、培育散文作者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美文》杂志设立的《散文与小说和诗歌的界限》《海外华人写作》《当代散文写作随访》《行动散文》等专栏的设置,对探讨散文的美学特征,直面散文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最令陈建功称道敬佩的,还是《美文》创办的下半月刊和自2002年开始主办的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他说:“这对培养文学后备军、推动海内外华语创作,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省作协党组书记雷涛认为:“我说《美文》少年老成应当更贴切,这种文学类刊物在文学一度边缘化的情况下站住了,挺住了,且有了长足发展,意义深远。其精神与特色在于:坚守着正确的方向和高雅的品位。一本文学大刊,不在于页码的厚重,在于追求美,是远离低俗、媚俗的大美。《美文》胸襟博大,华人圈内许多文学爱好者从《美文》走出去,逐渐走向成熟。它是西安、也是陕西的名片。”

  月发行量从过去的1万册,到现在的10万册,《美文》究竟走的是条怎样的文学路?市文联党组书记于孝军表示:“‘大散文’的思路方向正确,有创新精神。下半月刊更是找对了路子。”在研讨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军民总结了《美文》的几大特点:一是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大散文”体现了高品位、不媚俗的人文关怀。近年来,《美文》超过半数的文章被国内其他刊物转载,有十几篇入选语文教材。二是创新。《美文》创办下半月刊和少年写作大赛,率先按不同读者对象办刊,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的。目前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17篇中有15篇来自“小《美文》”。少年写作大赛6年来吸引了100多万中学生参加。三是团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团队十五年来一直沿着“大散文”的思路前进,并走到国内文学杂志的前列,但如何成为西安、陕西乃至全国的心灵读本还要研究。

  “现在期刊都在寻找突围之路,但《美文》走出来了,因为它树立了品牌。”《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如是评说。

  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谈论《美文》十五年来一直坚持的“大散文”理念。《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表示,《美文》倡导的“大散文”理念,表现出了办刊人胸襟的开放包容。其实哪种文学流派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字里透出的精神含量。在《美文》杂志里,不乏海外作者、网络写手、地方行政干部,这就很包容,这是这个时代真实、必不可少的记录。

  著名文学评论家、苏州大学教授王尧表示: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仿佛不是那么值得关注,但《美文》提起的很多话题却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美文》选了很多关于散文的话题,其中有关于,关于散文文体等等。

  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表示,提出“大散文”理念会营造出更广阔的空间来。“大散文”不是宏大叙事,但有着很大的包容性。例如“向农民道歉”等,这种文体对散文界的创作影响很大、冲击很大。再者,像海外华人写作,背后是要强调国际化胸怀的汉语写作,就是主张文化的融合和对线个小时的研讨会结束了。十五年风雨兼程走过来了,《美文》又要书写新的篇章、成就新的辉煌。然而,主编贾平凹却没有更多的话,只质朴地来了一句:“共说金秋庄稼好,十五年里有耕耘”。记者职茵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