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著名作家刘醒龙亲历武汉抗疫的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出版面世

  “第七十六天过去,接下来的日子不再是第七十七天!”“一个人要何等坚忍,才能使自己面对玉石俱焚的现实而幸免于身心俱碎?”“武汉‘封城’之初,曾举倾国之力才搜寻到的一万件防护服,最优先供给使用的是哪些人?”著名作家刘醒龙用亲身经历和处于一线的在场感受,写出二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抒写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过程。作家以理性客观的视角,详细描述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城中人,与疫情决一死战的具体细节,用大量事实和实际行动表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使人理解为何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何是“英雄的人民”!书中既有个人日常平凡小事的描绘,也围绕着疫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度反思,既有未成年儿童在疫情之下令人动容的不一般表现,也有本地抗疫主力军鲜为人知的罕见手笔,具有相当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文学形式客观地讲述了这场灾难对武汉人心灵、生命带来的巨大破坏和震撼,真实可信地铭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武汉人在非常时期的生活与感想,饱含深情地记录了武汉人民的特殊经历中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以及国家、社会、医护人员、志愿者和患者等在抗击疫情的表现所带来的感动。展示了中国、中国政府的抗疫决策与担当,以及中国人民在抗疫战斗中的艰难历程与宝贵经验,用文学的特殊魅力有说服力地彰显伟大抗疫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刘醒龙是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疫情期间身患复杂的眼疾,但他以惊人坚毅与胆识执着地写下亲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全过程。与一般采写抗疫故事的作品不同,刘醒龙从头到尾身在武汉,与全家三代人共住一个屋檐下,他写作的身份不是一名作家,而是一位在抗疫战场上,没有任何退路、只有挺身而出的一千一百万普通武汉人中的这一个。也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做到不同于对武汉日日夜夜的描写,而是更加深入地表现出武汉的分分秒秒。特别在疫情暴发初期令人闻之失色的那些经历,使得《如果来日方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武汉抗疫的扛鼎力作。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汉城内城外的重重艰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改变。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世界的民心向背,值得人类好好反思借鉴。在作品中,作家对诸多事件的思考评论是理性而深沉的,也充满包容情怀。书中密实的细节,丰富的感受力,温厚的情怀,深刻的洞察,中肯的见解,使得这部作品内容充实并富于感染力。作为长篇散文而能如此一气呵成并始终激情饱满,实属难得。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评价道:作家用带温的笔触,一点点一段段,绘制出了一幅巨型画卷。画卷中人物细腻动人,他们不是扁平化的超级英雄,他们有恐惧、有无奈,但也有坚持,更有选择,他们是有情感厚度的真实的人,因为在大疫面前做出的正确决定,使他们成为值得敬重的平凡世界的勇者。《当代》主编孔令燕用极简话语评价为:大历史、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真实而真诚,体恤且尖锐,柔情与刀锋,意象饱满,诗性气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以小见大。书中描写的武汉协和医院的小葛医生、小杨医生、小谭护士长和几位电视新闻主持人都说,读到“对于我们,两江四岸的武汉三镇,过去是生活与存在,现在是生死之交”时,好艰难,也好感动,还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