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动漫语录 » 正文

中国动画电影向经典致敬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来,票房突破25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过去,一提起动画电影,美国迪士尼动画与日本动漫,更能吸引观众眼球。2015年,一部《大圣归来》打破了固有观念,让中国动画电影重获生机。之后,《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相继问世,中国动画电影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

  成功的背后,有着哪些必然因素?这一问题,值得思考。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汇集了音乐、动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从《大圣归来》开始,中国动画电影的导演们,积极思考和调整突破方向,开启了“中国风+时尚”的创作模式,以动画的方式向经典致敬。

  首先,是中国经典神话的改编。近几年,票房较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几乎都有选材神话和改编经典两个共性。首先,中国神话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根脉,形成了一种集体认同。故事中,不同的神仙佛道使出的神奇法术仙术,营造出唯美的意境,使观众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缓解。经典作品,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播,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了集体共识印记。冠以《西游记》《白蛇传》之名的系列新电影上映时,每每可以勾起观众对经典作品的碎片式回忆。紧接着,出于好奇心理,便会很想看看新片和经典之间的差异。所以,改编经典往往容易吸引眼球。

  动画电影是一种镜头戏剧,要充分考虑戏剧创作元素。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将“思想”作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年,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在思想上下了不少功夫。中国人重视精神和思想,从古到今崇尚“道”的领悟。导演们纷纷抓住这个关键点,将自强、奋斗等时代精神巧妙融入电影中。例如,《大圣归来》中的“只要你梦想够坚定,理想够远大,一定能到的”,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屈的意志。《白蛇•缘起》中的“人生苦多乐少,多记些美好的事,痛痛快快活一回”“无论他在世间何处,无论他是何模样,无论他还记不记得我,我都要找到他,因为我记得”,将白素贞和许宣对生活乐观、对爱情坚守的态度传递给了观众。《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生而为魔,那又如何,若命不公,便和它奋斗到底”,体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由此可见,重视思想内涵,体现时代精神,生动展现主人公内心矛盾、挣扎、涅槃的过程,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改编经典神话的成功要素。

  其次,是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合。将传统元素融入中国动画电影的视听符号中,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视觉符号在观影中最为直接,可以辅助电影的情节叙述,增强典型的个性塑造。

  例如《大圣归来》中,市集上的那段皮影戏,以传统民间艺术来表现齐天大圣故事之家喻户晓,恰到好处。《白蛇•缘起》的整个画面,有着浓浓的中国风。3D画质,也将国画山水风格融入其中,给人清新自然之感。人物造型上,小白和小青的眼睛都是妖精系的画法,衣着则符合传统戏曲旦角中的青衣扮相。“河中孤舟”的剧照里,一叶扁舟悠然前行,河面映出两岸高山,搭配几缕水雾,可谓虚实结合、耐人寻味。《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画面,采用水墨重彩风格,亦可圈可点。

  听觉符号,主要从音乐和语言这两个方面突出中国元素。《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出场时,以及准备去救江流儿时的伴奏,是民族舞剧《小刀会》的配乐《小刀会序曲》;大闹天宫时的背景音乐,是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闯将令》;在河边和群妖混战时,配乐是古筝曲《筝锋》;山妖入侵和江流儿被追逐时,奏的是高亢的民族配乐。电影当中,还不时穿插着京剧鼓点、唢呐吹唱。这些,都很好地烘托出当时的紧张或激烈气氛。《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考虑到太乙真人的道场在乾元山金光洞,坐落在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附近,所以给太乙真人配上了一口带有四川味的普通话,在增添诙谐风趣的同时,强化了地域特色。

  最后,是当下时尚元素的插入。在动画电影创作中,时尚元素的展现也很重要。《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三部动画电影,较好地表现了后现代元素。后现代风格,打破了传统中国动画审美造型的欣赏认知,将中国元素注入无厘头的对话和嘻哈风格,形成了变形、夸张等效果。随着剧情发展,剧中人物在批判和戏谑中,逐渐获得了自我洗礼和认可。人物塑造上,中国风和时代性相互渗透。

  《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形象和古典小说《西游记》里那个美猴王有很大出入。片中,孙悟空没有了过去俊美的光环,脸型变成了马脸,眼睛和嘴巴之间的距离拉开了,增加了沧桑感。而江流儿,就是原著《西游记》里的唐僧。他从往日柔弱、喋喋不休的老和尚,变身为执着、坚强、勇敢、可爱幽默的小和尚。《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魔丸孕育出的哪吒,一改过去可爱聪明的形象,呈现出一种丧萌的混世魔童气质。性格上,增加了桀骜野性与放浪不羁的特点。相反,东海龙王的儿子敖丙,在传统动画电影里,是一个欺压百姓、胡作非为的反面形象。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变身为心地善良,对朋友忠诚,肩负家族重担的乖孩子。许多人物,从造型到性格,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向经典致敬,是完成一次对经典的突破和超越。具体来说,是选取经典中的优质元素,融入新的故事骨架中,跳出已有的框架,合理地建构新的结构,为神话人物注入新时代精神。新的作品,可能在某一瞬间让观众感受到经典的余味,但仔细研究,又发现和经典迥异。改编不是对经典的机械复制和模仿,或者依葫芦画瓢式的续写,而是注入清新活力的崭新生命体。只有把握了这样的创作思路,才是真正的向经典致敬!(刘长宇)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党的以来,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一直在推进系统性的重大改革。耕地保护的治理体系属于其中重要一环,需要在价值内涵、体制机制、治理工具等层面响应新时代的要求。

  中国道路是一条利用资本并驾驭资本的现代化之路;中国道路充分发挥国家权力的双重功能,表现为动力、平衡和导引等作用;人民是中国道路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引导和规范资本和国家权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引领、布局先导产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六个维度与“四个自信”深度同构。

  在全国广泛动员开展的精准识别“回头看”重要举措,是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创新,在国际范围内也属首创。这一举措充分保障了扶贫开发的精准性,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发展是否平衡关键要看人均P等指标的差距。政策应更着眼于不同地区之间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缩小地区之间人均P的差异。

  绝对贫困问题的消除,并不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的结束。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着重考虑的问题。

  2020年是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习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铸就法治中国的伟大航标,法治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了基调和方向,既体现了坚持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又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系统思维方法,其政策涵义是十分丰富的。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命题的提出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财力薄弱的地方,财政部门只能“看菜吃饭”,在完成工资发放和债务履行之后若有结余再用于经济建设,基层财政陷入前所未有的窘迫境地。

  要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新思路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方案。

  浙江实践正是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具体践行,可结合各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探讨与再实践,因地制宜地推广经验。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所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

  无论是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风险的应对,社会治理的增强,自身肌体的清理等都体现了中国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是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中体现出来的。

  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及其相关债务、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关键举措。

  只有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历史长河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真正揭示中华民族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文化自信具有深厚根基。

  中国坚信,在当今世界任何霸权主义的道路都行不通。中国将始终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始终致力于维护中美合作大局。

  习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关于扶贫开发本质、阶段、重点、方略、动力和制度等论述,简称本质论、阶段论、重点论、方略论、动力论和制度论。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