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0日讯(记者华青剑)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日前,工行小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王旭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指出,任何一家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三个要素:高效率、低成本、控风险。工行不仅要做小微金融业务,也一定会把小微金融业务做好。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有针对性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还提到“要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扩大服务中小企业业务”。王旭介绍到,该行在今年8月末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制定了一系列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工行全行监管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20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85亿元、同比增幅8.53%;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量22.98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5978户;申贷获得率96.28%,较上年同期增加5.85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小微贷款“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
大银行究竟适合做小微业务吗?在王旭看来,他认为大型银行服务小微有一定优势特色。他表示,任何一家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三个要素:高效率、低成本、控风险。
就工行而言,王旭介绍到,“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这两个领域是工行最为熟悉的领域。工行很多的经验也来源于这两个行业,在政策、制度流程、风控的技术等等方面,也是基于这两个行业领域。”王旭表示,从成本而言,在成本控制和资金价格方面,工行也具有优势。因此,工行不仅要做小微金融业务,也一定会把小微金融业务做好。
王旭透露,截至2016年9月末,工行各项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6%左右,其中风险相对较高的小额信用贷款的平均利率也能够控制在6%以下。近年来工行还主动出台一系列费用减免优惠措施,已经对小微企业免收了26项各类手续和服务费用,每年约可为小微企业降低成本近70亿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在今年8月初,工行董事长带队赴浙江、广西、四川成开展“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专项调研,与当地政府、监管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以及小微企业进行座谈,并拟订调查表对上述地区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贷款利率、融资满足度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据王旭介绍,结合调研了解情况,该行制定了一系列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运用互联网渠道和大数据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要求、积极解决小微客户融资“期限短”问题、完善小微产品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银政企三方合作。
王旭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大企业大项目未来存在金融脱媒可能性,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工行做小微业务,看中长远发展,坚守商业可持续性。他认为,这是在增强客户基础。
王旭认为,信贷是基于信息的交易。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是和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信用不健全,这些因素都有联系。
在王旭看来,简单的放权和增加人员不能解决小微金融覆盖的问题;简单增融资解决不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简单搭平台解决不了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简单的创新解决不了风险防范问题。
“基于此,结合工行特点和国内外同业先进经验,该行决定设置专营化、一站式服务的机构,就这样,小微金融业务中心应运而生。”王旭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时间要回到2005年,从那时开始,工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率先把小微企业客户作为独立的经营管理对象,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体系,形成了“专属规划、专项机制、专属产品、专门制度、专享系统、专业化分工”的“六专”发展格局。
王旭介绍到,针对近年小微贷款风险持续上升、前期等专营机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2013年底该行提出了“重构发展模式”“重构风控模式”的改革设想,借鉴银行同业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经营特点,2014年工行制定了优化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理顺小微金融业务管理体系,深化小微中心改革,完善小微产品创新机制,优化小微业务流程,建立配套措施。
“作为小微金融业务模式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2014年10月,总行在全行范围启动小微中心试点工作,并在市场规划、产品创新、尽职免责等方面制定下发了多份配套文件,强化了小微中心职责定位,明确了中心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采用批量化、标准化作业,推行全流程风险管理,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实现了小微金融一站式业务处理。”王旭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据悉,截至2016年9月末,总行陆续批复36家一级(直属)分行179个小微中心试点方案,已批复小微中心试点的二级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行的47%,其中165家已开始按照新模式开展业务,采用小微中心新业务流程且有融资余额的小微企业有1.19万户、贷款余额513亿元,占试点机构业务余额比重17%。户均贷款余额432万元,不良率0.57%,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小微中心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创新金融服务 助力小微企业”的战略得到贯彻执行,工行在考核体系设计上做足文章。王旭介绍到,在服务机构考核方面,该行把各分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程度作为考核指标,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较小的分行直接降低考核等级,极大提升了分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热情。
在对行长考核上,工行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确立为“一把手”工程,将小微企业服务水平与行长个人评优及提拔任用挂钩,与分管副行长的收入挂钩,确保各行高度重视小微企业服务质量。“同时,为支持规模较小的微型客户,更有效的服务民生,工行对单户融资金额500万以下客户的增长情况进行了专项考核,要求全行显著增加对微型客户的支持力度。”王旭说。
小微企业天然抗风险能力偏弱,王旭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2年,该行从东部地区开始有些省份分行的小微不良率有所抬升,有些分行对发展小微的信心有所动摇。面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频出的不利局面,该行针对小微企业特有的风险特征,积极调整现有的风控模式,加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防控,一是做好市场规划,实现风控前移;二是加强非现场监测,建立贷后管理新模式。
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情况,该行加强市场规划工作,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色、地域特征,确定各地区小微金融重点拓展区域及行业,对目标小微客户群开展详细调研,详细了解客户经营模式、金融需求、同业渗透情况、客户风险特征等信息,并据此制定包括客户准入标准、产品管理要求、授信政策、操作流程、定价策略、风险防范措施和客户经理配备等内容的个性化融资方案实现风险管理节点前移,最大可能地将劣质客户排除在市场规划之外,有效地进行风险防控。
“为有效防控风险,我行着手建立以专职贷后管理人员的非现场分析预警为主、客户经理的现场检查为辅的小微贷后管理模式,强调动态分析、及时预警、持续跟踪。利用大数据风控手段对小微企业贷款潜在风险情况进行监控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贷后监测指标并实行集中监测,尽早发现风险因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王旭表示,此外,还安排专职人员和专业团队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并制定针对潜在风险客户的再融资、展期和重组等信用恢复方案。
在“互联网+”大背景,工行采用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据悉,该行创新推出了网贷通、电子供应链融资、公司逸贷等一系列线上融资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键即贷、随借随还”的网络融资服务。
该行探索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网络融资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该行累计为9.5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超过2.1万亿元的网络融资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的网络融资余额已超过2400亿元。
王旭跟中国经济网记者分享了这样的一个案例。他介绍到,该行广东分行有一户小微客户,从事工业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生产,是一家典型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其订单充裕,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融资需求强烈。但由于日常货款支付和回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急需增加流动资金扩大市场份额和进行日常经营周转,而且其融资需求有很强的灵活性。
为支持该优质企业的创新发展,该行广东分行根据客户的融资需求特点,为其推介了小企业网贷通贷款产品,并为其量身制定了“融资+融智”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我行为该公司提供了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服务方案,并成功发放350万元贷款,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及时的便利和帮助,为其减少了财务成本,满足了客户灵活的融资需求,实现了银企双赢。”
王旭还介绍到,他们还赋予分行更大的产品创新权限,通过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方案,满足不同区域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
例如,在北京市开展“科技通”贷款业务,采用信用方式或知识产权质押方式,为初创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有效支持;在辽宁省开展“医保贷”、“采购贷”业务,基于医保项下的应收款和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项下应收款,为小微客户提供融资支持;在吉林省开展“雏鹰贷”业务,在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并由养殖链核心企业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的基础上,为现代化生猪养殖合作社及养殖户发放贷款;在福建省、辽宁省发放由市场管理方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为市场内租户发放经营贷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