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9日~11日,已经举办了26届、素有“出版行业风向标”之称的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以下简称“订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
今年1月9日~11日,已经举办了26届、素有“出版行业风向标”之称的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以下简称“订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
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描绘本届订货会的盛况:展馆面积5万平方米,图书展台2263个;参展单位859家,全国20多家图书馆配货商组织了2500多家图书馆参加订货会,其中有25家海外华文书店和图书馆;共展出图书50万种,可供书目20万种;共吸引参观人数8.5万人次,订货码洋高达34.5亿元人民币。
本届“订货会”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办的惯例。第一次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管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订货会的几个新特征:一是更加重视数字出版、网络营销展区的安排;二是设立了民营书店专区;三是除了原有的中文图书外,还首次设立了外文原版图书和台版图书订采区。
此次占据“订货会”绝对主角的依然是中文图书,其中新书占95%。可以说,浏览一遍订货会上的书,基本就能知道2014年中国的图书市场将会出现怎样的布局。各大出版社在3天内,密集地安排了71场论坛和新书发布会,邀请作者、评论家等到现场推介新书。
散文集《草草集》、访谈集《谈话的泥沼》、游记《无知的游历》——陈丹青为订货会贡献了3本新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订货会开幕前一天,就提前在北京工人文化宫举办了沙龙,邀请陈丹青、阎连科、蒋方舟等作家联袂荐书。
《草草集》是杂文和随笔结集,按主题分为艺术、影像、社会、木心4个部分。收录纪念木心的文章3篇,其中《守护与送别》,记录了木心去世前后的点滴,备显温情。《谈话的泥沼》是陈丹青近年来接受采访、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结集,而书名却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该书收录了王安忆和陈丹青在“非典时期”通过电子邮件,围绕影视和小说,一场长达5万字的深度对谈。
《无知的游历》是陈丹青第一次尝试中长篇写作。2009年至2011年,陈丹青游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记录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除游记外,还附有300余张历史和现场照片,以及他在旅途中的速写手稿。
陈丹青说:“我一直不喜欢在写作中表达私人记忆,怕会陷进个人情绪中无法自拔。写作就是要作家本人退开,让别人进入到你的写作里,分享你的经验。”
销声文坛两年后,严歌苓带着长篇小说《妈阁是座城》回来了。该书以2008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以赌城“妈阁”为背景,描写了游走于赌场内外、靠追债讨生活的女“叠码仔”(博彩中介人)梅晓鸥和3个男赌徒——北京大房地产商段凯文,木雕艺术家史奇澜,梅晓鸥前情人、某部委科技人员卢晋桐之间的故事。
该书延续了严歌苓小说一贯情节跌宕起伏、文字干净利落、人物形象鲜明的特征。小说中埋伏了诸多谜局,呈现人物间性格、情感、善恶的多重角力,将笔触深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直至最后为读者揭开出乎意料的谜底。
严歌苓说:“为了写好这本小说,我多次到澳门赌场体验生活。像一个真正的赌徒一样下注,熟悉赌场规则,观察赌客心理和行为。”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透露,《妈阁是座城》的影视版权已经名花有主,不久将亮相荧屏。
阿来新书《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在2013年岁末刚刚获得“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大奖”。授奖词写道:“通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细致艰辛的案头工作,以一个土司部落两百年的地方史作为典型样本,再现了川属藏民的精神传奇和坎坷命运。”
《瞻对》描写了始于雍正八年(1730年)、长达两百年的瞻对(今四川甘孜新龙县一带)之战。几年前,在为写《格萨尔王》而进行调研的过程中,阿来无意中进入瞻对,这本书便从这个意外中诞生,历时5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阿来说:“原本打算写一部虚构小说,结果发现真实的史料是如此丰富而精彩,远远超过作家的想象程度。我像学者一样走进田野,去观察这片土地。”
在作家史铁生逝世3周年和作家陈放辞世8周年之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史铁生、陈放、刘树生、甘铁生、刘树华、晓剑6人联手创作而30年来未曾发表的小说《男人·女人·残疾人》。新书发布会上,4位在世作者将稿费亲手交到了陈放遗孀的手上。
此书的来源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末说起。北京雍和宫大街26号一间简陋的平房里,6个青春已逝但还自称年轻的男女作家,围在黄铜火锅边,吃着涮羊肉。晓剑突发奇想,由在座6人联手写一部作品,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思考通过文学人物展现出来。
于是,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舒展在插队时,因病导致下肢瘫痪,回城后,他不愿默默度过一生,向命运发起挑战,自荐当上了一个街道工厂的厂长,使濒临倒闭的工厂扭亏为盈。6位作者以自己为原型,采取循环接龙的形式,讲述个人故事和曲折命运。
这是中国当代文坛从未有过的实验形式。出版社推荐道:“那是一个很多人都愿意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年代,把一切都当成生意的行径,在那时尚未泛滥。”
刚被选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的原台湾《中国日报》记者张平宜,10多年前辞去工作、告别家人,来到四川偏僻的大山中,投身麻风村教育。为何要吃这样的苦,她说:“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孩子,无法掉头离去。”
由上海九久读书人、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的纪实随笔集《触:台湾娘子上凉山》,正是张平宜这10年在凉山的所见所闻和心路历程。她如何在文化落差、环境迥异的夹缝中关注麻风病人的子女?如何助建第一所公办民助的乡村小学?如何带领一群被麻风烙印的小孩走上回归社会的希望之路?
作家阿来曾去过书中的大营盘学校,他评论此书:“一位有着如特蕾莎修女般爱心的女士,十几年如一日把无私的爱撒播在蜀地的一个角落。读《触》,与她一起触摸你不曾触摸的世界,或许还可以找到触动你心灵深处的那一丝丝酸与痛。”
一说到中国人,人们通常想到的符号可能是孔子孟子、秦皇汉武、李白杜甫,再不济还有清华的四大国学导师。而这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个中国人》,却把目光对准了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陕西华县演皮影的吕崇德,从地主娃到皮影艺人,一生命运多舛,但弹起月琴,就能讲述真正的中国故事;拿起锄头,就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浙江衢州打纸簾的程宵春,上班在化肥厂装尿素,下班回自己家织簾子,传承千年的宣纸仿佛只在他一个人心中,他用叹息来表达对工业化的鄙视与屈服。陕西榆林唱酸曲的高喜业,靠在红白喜事上作践自己为生,但在夕阳下放羊时,一首首酸曲从心底涌出,那是一个拥有无限温暖的精神世界。河北赞皇跳扇鼓的池素英,在穷山沟里乐活着,一闲下来就打扇鼓,有着说不出的美感。
该书的3位作者雷建军、梁君健、焦瑞青,通过田野调查,看到了这样一群普通中国人的代表——他们生活在黄河、长江边上,延续着几千年来的民俗,在可以自给自足、又不得不与外界融合的过程中,坚持着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循环。
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在序言中写道:“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可能关注的是江河倒流、天地色变、叱咤风云、伟人英雄。然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是细节,是平淡,是滴水穿石,然后才是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