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动漫语录 » 正文

21部动画片1465个问题 宁波家长在给孩子看动画片这事上是怎么做

  21部动画片,1465个问题。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关于未成年人家长如何看待市面上动画片的调查报告引发关注,江苏消保委呼吁动画分级的词条也登上微博热搜榜。

  《报告》显示,针对21部市面上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动画片,家长们集中反映了1465个问题,涉及用语、场景、剧情、动作、引导暗示等方面。其中家长对这些动画片的不满主要有4个方面:暴力犯罪元素、危险模仿行为、阴暗黑化元素、大量植入广告。

  家长普遍担忧动画片中的暴力、犯罪元素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发因素。如《熊出没》中光头强拿枪、用电锯,有暴力因素;《迪迦奥特曼》中除奥特曼日常打怪兽情节外,还涉及到持械殴打等暴力情节;《斗破苍穹》《名侦探柯南》《刺客伍六七》《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魔道祖师》中不同程度存在血腥场面《报告》称,八成受调查家长支持进一步严格把控放映尺度。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出台动画分级制度,下一步将依法约谈涉及的动画经营相关方;对拒不整改的企业,将考虑通过公益诉讼等手段坚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从《爱探险的朵拉》《小猪佩奇》《小马宝莉》到迪士尼公主、芭比娃娃系列,一集不落。”陈女士对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这件事并不排斥,因为从里面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和道理,但前提是,动画片的内容是健康向上的。

  “一些动画片在故事情节上会有夸张描述的现象,看似玩闹,其实很容易诱导孩子去模仿。”陈女士举例,比如爬窗户、偷东西等危险动作,故事主人公一个劲说“见鬼”“笨蛋”等不良语言。因为担心叮叮有样学样,她尽可能提前“筛选”,事先自己了解一下动画内容再给女儿看。

  “但开放式的网络平台,有的时候防不胜防。”陈女士说,一些经典的动画片,因为很多人在看,她会自然而然地放松警惕。有时候孩子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看,她陪在旁边干自己的事,画面突然出现暴力、血腥的场面,来不及阻止。孩子看进去多少,学了多少,都是未知的。

  陈女士认为,动画片不只是画面、故事,还有价值观的共鸣。小孩子年纪小,很多时候不能分辨是非,家长正确引导非常重要,但是这给家长不小的压力,如果能建立动画片的分级制度,根据不同年龄进行时段和内容的区分,对家长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陈女士遇到的也是绝大多数家长会遇到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普遍表示,作为家长,很难有精力对市面上的动画片做系统的梳理,然后决定给孩子看哪些。家有两个娃的徐女士对此感觉更加无力。徐女士说,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喜欢看动漫,动漫的内容还是连载式的,自己这个做老妈的根本不知道具体讲了些什么。“十几岁的娃已经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了,不让她看也不行,我也就偶尔跟她讨论讨论动漫内容和价值观问题。”还在读幼儿园的儿子喜欢看动画片,小小年纪就跟着老爸一起看《斗破苍穹》《魔道祖师》等比较成人的动画。“以前没太注意,看到这个调查报告,觉得以后在孩子看动画上面还是得更上心一些。”不过,徐女士也感叹这个对家长来说难度有点大,“如果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或者分级管理的办法出台,对家长来说会更好操作一些。”

  对此,长期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宪斌副教授说:“儿童特别是幼儿的认知发展还不成熟,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常常混淆假想和真实,表现出想象的夸张性。儿童动画片在呈现内容和方式上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学也有研究表明,优秀的动画作品有助于儿童口语表述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养成。”

  但同时,儿童模仿性极强,道德的自律性尚未形成,部分动画作品中的暴力、玄幻等内容也可能毒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是看不看动画片的问题,而是选择哪些动画片、如何观看的问题。

  徐宪斌认为,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不可能对市面上的动画作品都去系统地研究。这就需要影视作品审查部门先把好审查的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动画作品流入市场。专业机构或媒体可以发布相关的观看建议,例如某部动画片不建议几岁以下儿童观看,几岁到几岁建议在父母陪同下观看,几岁以上儿童可以独立观看等。

  他也建议,由于每个儿童的心理发展成熟度不一样,在观看前,父母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加以甄选和引导。倡议父母能多陪伴孩子一同观看,一方面可以把握观看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和孩子讨论情节,分享感受,引导儿童对真善美的分辨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享受儿童动画片娱乐价值的同时寓教于乐。

  据了解,2021年3月,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国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其中第二十三条提及“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播放机构应当通过设立未成年人专门频率频道”,多名专家表示,立法中已经在探索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初步分级制度。

  或许,用不了多久,分级制度确实能在我国得以实行。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幼儿园负责人均提到一个观点:分级固然能帮父母提前做一些判断,但并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做不到完整筛选一遍并不可怕,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能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这样能及时把握动画片的内容,如果有不太合适的情节和语言,也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如果让孩子一个人看动画片,父母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刷自己的手机,事实上很难了解孩子到底接触了一些什么,也错过了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环节。当然,看动画片之外,更建议父母带孩子多多参加户外活动。

  21部动画片,1465个问题。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关于未成年人家长如何看待市面上动画片的调查报告引发关注,江苏消保委呼吁动画分级的词条也登上微博热搜榜。

  《报告》显示,针对21部市面上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动画片,家长们集中反映了1465个问题,涉及用语、场景、剧情、动作、引导暗示等方面。其中家长对这些动画片的不满主要有4个方面:暴力犯罪元素、危险模仿行为、阴暗黑化元素、大量植入广告。

  家长普遍担忧动画片中的暴力、犯罪元素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发因素。如《熊出没》中光头强拿枪、用电锯,有暴力因素;《迪迦奥特曼》中除奥特曼日常打怪兽情节外,还涉及到持械殴打等暴力情节;《斗破苍穹》《名侦探柯南》《刺客伍六七》《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魔道祖师》中不同程度存在血腥场面《报告》称,八成受调查家长支持进一步严格把控放映尺度。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出台动画分级制度,下一步将依法约谈涉及的动画经营相关方;对拒不整改的企业,将考虑通过公益诉讼等手段坚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从《爱探险的朵拉》《小猪佩奇》《小马宝莉》到迪士尼公主、芭比娃娃系列,一集不落。”陈女士对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这件事并不排斥,因为从里面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和道理,但前提是,动画片的内容是健康向上的。

  “一些动画片在故事情节上会有夸张描述的现象,看似玩闹,其实很容易诱导孩子去模仿。”陈女士举例,比如爬窗户、偷东西等危险动作,故事主人公一个劲说“见鬼”“笨蛋”等不良语言。因为担心叮叮有样学样,她尽可能提前“筛选”,事先自己了解一下动画内容再给女儿看。

  “但开放式的网络平台,有的时候防不胜防。”陈女士说,一些经典的动画片,因为很多人在看,她会自然而然地放松警惕。有时候孩子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看,她陪在旁边干自己的事,画面突然出现暴力、血腥的场面,来不及阻止。孩子看进去多少,学了多少,都是未知的。

  陈女士认为,动画片不只是画面、故事,还有价值观的共鸣。小孩子年纪小,很多时候不能分辨是非,家长正确引导非常重要,但是这给家长不小的压力,如果能建立动画片的分级制度,根据不同年龄进行时段和内容的区分,对家长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陈女士遇到的也是绝大多数家长会遇到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普遍表示,作为家长,很难有精力对市面上的动画片做系统的梳理,然后决定给孩子看哪些。家有两个娃的徐女士对此感觉更加无力。徐女士说,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喜欢看动漫,动漫的内容还是连载式的,自己这个做老妈的根本不知道具体讲了些什么。“十几岁的娃已经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了,不让她看也不行,我也就偶尔跟她讨论讨论动漫内容和价值观问题。”还在读幼儿园的儿子喜欢看动画片,小小年纪就跟着老爸一起看《斗破苍穹》《魔道祖师》等比较成人的动画。“以前没太注意,看到这个调查报告,觉得以后在孩子看动画上面还是得更上心一些。”不过,徐女士也感叹这个对家长来说难度有点大,“如果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或者分级管理的办法出台,对家长来说会更好操作一些。”

  对此,长期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宪斌副教授说:“儿童特别是幼儿的认知发展还不成熟,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常常混淆假想和真实,表现出想象的夸张性。儿童动画片在呈现内容和方式上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学也有研究表明,优秀的动画作品有助于儿童口语表述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养成。”

  但同时,儿童模仿性极强,道德的自律性尚未形成,部分动画作品中的暴力、玄幻等内容也可能毒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是看不看动画片的问题,而是选择哪些动画片、如何观看的问题。

  徐宪斌认为,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不可能对市面上的动画作品都去系统地研究。这就需要影视作品审查部门先把好审查的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动画作品流入市场。专业机构或媒体可以发布相关的观看建议,例如某部动画片不建议几岁以下儿童观看,几岁到几岁建议在父母陪同下观看,几岁以上儿童可以独立观看等。

  他也建议,由于每个儿童的心理发展成熟度不一样,在观看前,父母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加以甄选和引导。倡议父母能多陪伴孩子一同观看,一方面可以把握观看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和孩子讨论情节,分享感受,引导儿童对真善美的分辨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享受儿童动画片娱乐价值的同时寓教于乐。

  据了解,2021年3月,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国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其中第二十三条提及“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播放机构应当通过设立未成年人专门频率频道”,多名专家表示,立法中已经在探索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初步分级制度。

  或许,用不了多久,分级制度确实能在我国得以实行。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幼儿园负责人均提到一个观点:分级固然能帮父母提前做一些判断,但并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做不到完整筛选一遍并不可怕,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能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这样能及时把握动画片的内容,如果有不太合适的情节和语言,也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如果让孩子一个人看动画片,父母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刷自己的手机,事实上很难了解孩子到底接触了一些什么,也错过了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环节。当然,看动画片之外,更建议父母带孩子多多参加户外活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