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第五届琦君散文奖揭晓

  11月29日,第五届琦君散文奖在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琦君文学馆颁发。李敬泽的《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祝勇的《故宫六百年》和刘大先的《故乡即异邦》获“作品奖”,胡冬林的《山林笔记》获“特别奖”。

  琦君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当代台湾女作家,作品多以散文、儿童故事为主,代表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橘子红了》等。为了纪念琦君的文学成就,向书写故乡一生的琦君致敬,瓯海区委、区政府联合《十月》杂志于2016年共同创办琦君散文奖,至今已举办五届。据《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介绍,“作品奖”评奖范围为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散文作品,经过专家评委的最终评定,包容了多种创作题材、风格;另设“特别奖”1名,奖励海内外公开出版的以书写乡情乡愁、地方文化、生态自然为主题的散文和非虚构类书籍。

  李敬泽的《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刊发于《十月》2020年第3期。李敬泽从文明史的角度重读诗歌经典,以《黍离》讲述“华夏自觉”的发端与存续,怀天下而忧接千古,是中国人情感与精神的朝拜式回望。如颁奖词所说:“李敬泽出一条‘信’的路径,走在中华诗教与道统的前端,走过少年逞才与暮年变法,走过‘人’与‘仁’的无数分身,转身辨认文明的先知。”李敬泽说,“鸟惊山月落,树静溪风缓。法鼓响空林,知有山僧饭”写于瓯海瞿溪,他写《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时的心境也差不多,不过是安安静静、寂寞地读书,随手写篇文章,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大的动静和热闹。面对三溪中学的学子,李敬泽说他最愿意当一名学生,永远向着山月、树木、溪水,向着这个世界的复杂变化,也向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思想敞开自己,永远学习,好好写文章。

  《故宫六百年》刊发于《当代》2019年6期,是祝勇《故宫六百年》一书的开篇之作,他以作家的专注和学者的广博,娓娓道来故宫的前世今生。祝勇说,故宫是一个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宫殿,经历了明清两代,其间有无数人在这个场域里生生死死、悲欢喜乐。在他看来,“故宫六百年”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包含着很多人生活过的痕迹和情感:“在回望故宫六百年的时候,不应当仅仅看到这些建筑、这些物质化的遗产,要更多地看到这些人。《故宫六百年》是跟曾经在故宫生活过的人的一次对视、对话。”

  《故乡即异邦》刊发于《十月》2020年第4期,是一首父与子、个体与故乡、死亡与承续的抒情多重奏,也是一则时代大流动背景里的乡土社会学观察。刘大先以梦境打开封存的记忆,情感的暴风雨消声为雾气氤氲的低语,伴之以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他记录下对地方道德生态、传统礼仪细节、新农民的生活追求的观察,于新与旧、我与他之间呈现千姿百态的乡土形态。刘大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中,我们对故乡的感情是悲欣交集、难以割舍的,跟琦君的散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2017年因病去世的胡冬林,凭借《山林笔记》一书获奖。胡冬林是中国自然文学领域一位功不可没的作家。2007年,他把家从长春搬到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在此后的5年多的时间里,他专心观察长白山的动物、植物、菌类,在荒野上学习博物学知识,留下了数百万字的生态文学作品。在他的笔下,自然是真实可感的,文学是亲切动人的。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领悟到人类对生命应有的敬畏,理解了地球上所有种群都是平等的伦理观,还让我们认识到自然文学是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