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芳华》,最开始想起的便是其实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或者“落花无意随流水”这般略显悲凉的古词。正如开场那文工团的色彩斑斓,不正是青春作伴的花样时刻。在70年代完全可以称得上死闷和特殊的时代,文工团的红红绿绿绝对称得上树枝尖杈上一朵红花——底下的满眼的便是“不爱红妆爱武装”。
那些在文工团大院里的红男绿女,正值青春的年少时光,在那个崇拜的时代光彩耀目。他们远离当时社会不知因何所爱的爱,也无需理会因何所恨的恨,一群官二代军二代农二代罪二代在一个大院里欢笑风声。他们口里种种名词也不过是外界严寒带来的小感冒,相较起来亦是年轻人玩笑般的无伤大雅。
似乎文工团里的日子就会这样一直持续下去,似乎青春就这样永远留存下来。只可惜,时间从不会停下脚步。当缅怀的黑幕遮掩了一代伟人的巨像时,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说不上幸运还是悲哀,他们走在一个时代的结尾,他们也走在一个时代的开始。
一、《芳华》在临时调档后的上演,应当衷心感谢习恢宏大度的胸襟和满满的自信。否则,《芳华》极有可能胎死腹中。其实《芳华》的再度上演就已清楚地说明了中央对《芳华》的态度,我们大可不必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这么敏感的问题不是通过公关活动就能放任发行的,如这样来看《芳华》问题,只能是说明我们尚显幼稚。
二、如果称《芳华》是一部欺骗忽悠大戏,是为了忽悠数百万老兵口袋里的钱。依罗富强的影评观点《芳华》忽悠成真,众老兵都成了不谙世事的阿斗。如论资历,这场战争已过去三十八载,即使算上你的上级在内,在众多参战老兵面前也轮不上咱啊!再论品质德行、学识智慧和军事指挥以及辨识能力,就是从反腐大潮中倒下的无数将领的履历和作为来看,谁敢谁又能在百万军中雄视俯瞰呢?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把自己太当回事,参战老兵的心里明着呢。他们在企盼什么,在企盼社会正义和良知的回归。他们在担忧什么,在担忧祖国的未来依然需要千百万勇士的捍卫。今日对他们曾经的无视,明日就将是可怕的麻木,八国联军侵华时百姓的表现,决不能在华夏大地重演。
三、《芳华》并不是一部军事题材的战争大片,它只是反映参战老兵在特殊年代失去青春芳华的军事题材片。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是决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和平与幸福,而为她英勇献身血洒疆场的勇士们的。但在我们过去的年代里,就发生上演过世事沉浮和世态炎凉的问题,这场战争和参战老兵几乎成了尘封的往事。并由此酿成了老兵频繁,似乎成了矛盾逐步升级的维稳问题。而反映这一现象的文艺作品亦被部分人员看成了洪水猛兽,成为极力攻击和诋毁的对象就成了自然。
我认为刘峰被文工团调离的遭遇就是因为太执着,他执着于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小世界里,坚信只要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会放在心上。
刘峰被迫离开文工团的那一天清晨,只有何小萍一个人去送行,这个时候的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会不会领悟到一些东西?我们不知道,至少有一点:文工团的一切美好今后跟他是不会有任何关系了。
一如当年小萍孤身去送别刘峰,当小萍疯了以后住进精神病院,也只有刘峰来探望小萍。与之前不同的是,刘峰的一只手臂没了,为了那场今天没多少人知道的越战,他丢了自己的手臂。
握住小萍的手,我懂刘峰此刻心里的想法,而这样的场景多么像影片的最后一幕中,他用自己仅有的一只手臂抱着小萍的温馨画面。
我倒希望真的像萧穗子说的那样,他们两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属于他们两个安静祥和的时光,这才是对他们而言最好的结局。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两个善良的人,一个来自农家,一个来自之后、离异之家,因为机缘巧合,一前一后来到了西南边陲的文工团工作。前者因为不太谙熟文工团文化,出身农门,却偏偏喜欢上了团花林丁丁。他以为,男人荣誉越多,名气就越大,追求女人的资本就越优渥;更是以为,献殷情是打动女人的法宝,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喜欢的女人做事林丁丁的手表坏了,自己买书钻研修表技术;演练前线慰问,长途跋涉,林丁丁脚上磨起了泡,帮她挑破;林丁丁不爱吃饺子,就专门给她做面条;为了能和林丁丁在一起,放弃进修提干的机会
这些铺垫换来的是什么?刘峰告白林丁丁的时候,却因为其他人的发现,林丁丁背不起“腐蚀活雷锋”的帽子,反口诬陷刘峰。那个助人为乐的学习标兵,一夜间命运翻转,被下放到伐木连,后被派往越战前线,失去一只胳膊。甚至在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刘峰依然过着送货的落魄生活,刘峰的芳华就这样因为一次所谓的“流氓事件”毁为一旦。
而另一个呢?从刘峰的事件看清楚了文工团的“底色”,以软抵抗的方式,完成了“从弱小被欺负”到“人格升华”的华丽转型。虽然被领导“捧杀”后流放,但是,人格强大的她,在血与火战地医院,以弱小之躯,用行动完成了身份逆转,成了当之无愧的英雄,造化弄人,也让她的精神陷入分裂。
最终,在经历时间和生活不幸的折磨之后,在给战友扫墓的车站,两个命运相同,心地善良的战友走到了一起
一是林丁丁被抱之后的内心独白。经过萧穗子的叙述,凄凄道出的时候,一个英雄、一个学雷锋标兵、一个神话在自己面前坍塌后,所表现的惊讶、痛苦、鄙夷以及决绝。其实我挺同情林丁丁的,那个年代,非黑即白,没有怜悯和后悔药,一步错步步错,既然不背“腐蚀活雷锋”恶名,就要决绝反咬一口,不放松。其实,刘峰也挺爷们的。当他表面的高大上被内心的真情表白击溃的时候,他没有埋怨和懊悔,平静的接受这个结局,而当那些审人的提出龌龊问题的时候,他的一句“我没有你们那么流氓”,喊出愤怒的同时,也意味着接受了未来命运的逆转。还有,几十年之后,臃肿的林丁丁的照片再出现在刘峰眼帘的时候,刘峰的神态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心如止水?
二是特别是善良的人得不到好报,结局很惨,但本人却淡然处之的时候,这种心态的淡然与现实的苦难映衬出来的反差让人感到心痛。在烈士碑扫墓,刘峰说到比起长眠南疆的战友,活着是多么的幸运。可是,如果拿在海口运书谋生被扣了三轮车这件事与拿地赚大钱的战友相对比的话呢?
看了这这个电影第一的感受就是,好人没好命,宿命。个人的宿命离不开时代的捆绑,真是无限唏嘘。如果时代进步一些,也许这个社会会少很多困苦与委屈。自卫还击战的时候,我还没上幼儿园,我家住的地方是个小站,小站上有个兵站,很多入伍的兵去打仗就是从我们那个兵站出发的,后来没多久死了将尸体运回来用灰色的货车运回来,和电视上一毛一样。很多家长在站台上烧纸钱,哭的震天响,那会我还小,只记得站台上好多火堆,我家里的长辈把我拉的远远的不让我看。
战争很残酷,但是很多时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又不得不打仗。但战争后政府应该照顾一下啊,特别是因为战争受伤致残的军人,或者牺牲军人的家属。老一辈的长辈们现在说起来都无限唏嘘地摇头感慨。国家应该对这些好一点。很多地方的基层税务,城管,基层政府很欠揍,别说电影是假的,那个联防跟我们看到的一毛一样。我们一个街坊是个抗美援朝的老兵,还受了伤,是个老实人,退休之后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老伴生病),城管和税务把他逼得要死,又一次硬是要收他的东西,幸亏知情人说他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要喊政府来评理,才作罢。
政府真要管一下,照顾一下这些打仗的老兵和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好好清理公务员和执法单位里的败类!!不然人民内部矛盾会被进一步激化的!!!芳华里的宿命让我很绝望,因为这里善良会最不被优待和肯定的一种品质,你可以说是人心险恶,但是如果时代公正,善良也不会这么委屈和绝望。不要说善良者要自己调节心态这种鬼话!!!
相较于严歌苓的原著,电影版的《芳华》并没有将主要矛盾聚焦在集体主义对个体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上,文工团里浪漫的青春气息不灭,战场上惨烈战火纷飞不绝,芳华远去理想渐行渐远的收场,让这个被放大与细化的矛盾变成了一个能留给观众长久思索的余音,让观众扼腕的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当人性和道德被践踏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固执地选择那与生俱来的纯善。即使失去右臂,即使精神失常,但永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原著小说中对刘峰这男主形象性格的刻画其实着墨更加丰满和立体,也更加趋近于真实的人格,譬如离婚、南下、卖盗版书、找情人最后得癌症去世等一系列负面情节。严歌苓的塑造让刘峰看起来只是一个在不幸命运的碾压下堕落成了满是污点的可怜人,然而电影在这方面的处理却更加艺术和理想化:刘峰与何小苹重逢,肩并肩坐在一起,此时的刘峰成为贫困户,还失去了右臂,文工团也早已化为齑粉,何小苹疯了,但一切都结束了,经历了大起大落,经历了满怀希望到万念俱灰,经历了青春年华中最美好的刹那,经历了惨烈战争的洗礼和摧残,什么都不再重要了,只要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