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报告文学作品有《贺龙将军印象记》、长篇报告文学《随军散记》和一部当时未能出版的报告文学集《敌后琐记》。
最著名的是长篇报告文学《随军散记》。既是现代优秀的报告文学,又是可贵的长篇历史资料。又是抗战以来写高级将领的报告文学中最出色的一部。
《敌后琐记》保留了《随军散记》的特色,风格朴实雄浑,但粗线条式的勾画,不如《随军散记》细腻。
其报告文学收入《潞安风物》,同他前期的散文相比,内容更加深厚、扎实。文笔虽然不如散文绵官,但轮廓清晰,语言生动易懂,于朴实中蕴蓄深情。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吴伯箫散文创作的“分水岭”。收入在解放后出版的《黑红点》一书的作品,便是他写作走上新路的主要成果。
吴伯箫抗战后,作品不仅内容更加深厚了,艺术上也有显著的变化。他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记事、写人,改变了以前散文中“静态”的铺叙,追求画面的流动感。延安座谈会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力求报告文学的通俗化。
吴伯箫为人称道的《一坛血》。文笔洗炼,形象鲜明。有人认为朴素、通俗,就很难做到精炼、含蓄,吴伯箫对这两者的结合做得很好。
1944年,以两篇报告文学作品《海上的遭遇》和《诺尔曼·白求恩断片》获得很大的声誉。通讯报告集《东北横断面》、《松花江上的风云》刘白羽同时期、同性质的《环行东北》一样,都是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报告文学结集为《新的一代》。影响较大的是两篇“印象记”。《将军会见记》和《陈赓将军印象记》,此外,《一个厨子的出身》、《新的一代》和《模范党员申长林》。
其报告文学内容:①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外,他的笔触常常伸入到敌兵的灵魂深处。②注意边区新人的成长。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两个除夕》。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开麦拉前的汪精卫》、《我看见了八路军》。他的《东北战场上的一盘棋局》,反映我国在光明即将战胜黑暗的历史转折关头,东北战场的巨大变化。
通讯报告集《环行东北》探索了东北的历史,探索了正在解决的广大农村经济的改革——土地问题,一书反映了东北的历史和现实。记事详实,议论精辟,显示出刘白羽通讯报告的政论性特色。
在战争时期通讯报告,最大特色: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如《为祖国而战》;②不仅表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用浓烈的抒情笔调写了人民的历史性的胜利。战前的报告比较注重纪实;战后富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刘白羽这样用通讯报告来反映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过程的作家,屈指可数。
抗战时期通讯报告结集为《光荣属于勇士》,其中《窑洞阵地战》和《碉堡线上》,是两篇反映敌后人民武装斗争的优秀通讯。这个时期作品大都收入《踏破辽河千里雪》和《远航集》。
她的报告文学,是用散文的笔调,描写细小的题材,反映重大的事件。以细致的观察,抒情的笔调,来描写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把细小的题材放在重大的事件中表现,因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华山和曾克风格不同,曾克侧重从侧面记述,而华山却主要从正面描写。曾克的文笔委婉、纤细,像涓涓细流;而华山的像大江波涛,滚滚向前,富有一种男性的粗犷和恢宏。
解放战争中,部队指战员的作品,韩希梁的《飞兵在沂蒙山上》和《六十八天》;淮海战役结束后,号召组织《渡江一日》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有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产热情;反映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描写在艰苦斗争中党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英雄;讴歌人民子弟兵在残酷战斗中创造的惊人奇迹;揭露野蛮残忍的敌人的溃败覆灭的命运;展现革命根据地折创建与发展的历程等。抗战胜利后,报告文学反映了解放区新的生活面貌,人民揭露当局内战的阴谋。解放战争全面展开,报告文学则以雄伟的气势,反映人民解放战行里的革命英雄气概,谱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史诗。作品中的开朗乐观的豪情与国统区抗战报告文学作品中的悲壮凄绝的心境恰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本时期报告文学及其作者来自三个方面:①群众性的创作;②进步文人、记者的访问记;③记者、作家的报告文学作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