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大爱之城”扬州爱心涌动

  17日、18日连续报道的“首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典礼并永久落户扬州,既是纪念缅怀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一大创举,也是打造扬州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大市的重大文化工程,对部分评委、作家的专访尽显对朱自清先生诚挚敬意和富于公共承担、道义情怀的散文精神的致敬,流露着千丝万缕的“扬州情结”,衷心祝愿朱自清散文奖在扬州越办越好!

  5·19慈善一日捐已成扬州一个传统的慈善日,若干年来家乡人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捐款捐物为困难群体送上爱的奉献,为他们筑起遮风挡雨的幸福港湾,让他们共享和谐大家庭的温暖。今年5·19捐助的600万元善款又一次为扬州这座大爱之城树起了不朽的丰碑。评报员童军

  19日A5版《白血病女孩亲爸亲妈你们在哪?》,读者看后感受陈杂。首先敬佩白血病女孩的养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看病,高尚人格魅力犹如心灵鸡汤滋养着无数读者。连续5天,江都小艺艺身患白血病的不幸遭遇见报以后,养父母面对巨额医疗费的困境引起了各个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从素不相识放下3000元就离开的夫妻到昨天现场捐献14.2万的老板。很多读者伸出大爱之手,汇聚了点点滴滴的大爱之情,真心希望可爱的小艺艺早日康复,回到校园。评报员王桂礼

  小艺艺病情满城爱心。作为以关爱、慈善为宗旨的“扶助行动”报道栏目,已成为晚报爱心报道的品牌。新闻报道的焦点对象总是投向基层百姓,此次关注小艺艺的病情正是如此。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困难大家帮,通过晚报的连续报道,全市的哥的姐、私营业主等都参与到了这次爱心大行动中,起到了良好的爱心扶助效果。

  小艺艺的故事,让我们为涌动全城的这股爱心暖流而感动的同时,也为小艺艺懂得感恩而欣慰。4岁小女孩管艺身患白血病的不幸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杭集镇的几家酒店用品企业的老板对管艺小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他们立即行动了起来,争相捐款,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这正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相信管艺小朋友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也一定会增强战胜病魔的决心,而社会各界的爱心也让我们这个城市更文明。评报员李健

  晚报自19日起,就开始用大篇幅连续报道《白血病女孩亲爸亲妈你们在哪里》。4岁小艺艺患上白血病后,尽管不是管有英亲生女儿,但是能够倾其所有为她治疗,确实令人感动称赞。文章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出租车司机、个体企业老板等许多爱心人士得知小艺艺无钱看病后,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当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细节,有的捐3000元连姓名都没留,有的爱心老板单独捐出14万多,这些钱对于小艺艺一家人来说,无疑是救命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通过这样的爱心报道,我相信他们的大爱会迸射出人性最美的光辉,有那么多人来关心艺艺,她一定会很快好起来。评报员刘其定

  看了《千里走单骑只为寻到妈》的前后两篇报道后,着实心酸。当事人丁坚正年纪轻轻,利用社会及民众对弱者的关爱,竟然借此行骗。恩将仇报偷人手机,劣迹斑斑流窜各个城市。多亏细心的救助站工作人员以及记者的及时洞察,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好在是他最终被感动了,表示回去重新做人。但愿他能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希望能有跟踪报道,看到他改恶从良,我们将拭目以待!评报员殷长圻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技艺和老字号很多,这次扬州毛笔入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值得庆贺,晚报及时进行报道,并深层次追踪。扬州这次申报的名录很多,却仅扬州毛笔入围,背后的确有许多思考的问题,而晚报的连续追踪报道给了我们一些答案。评报员吴前昌

  看到上周关于扬州毛笔的两篇报道,让我们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高兴的同时,也为这一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而忧心。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石庆鹏先生从王羲之《兰亭序》的笔锋和韵味推测《兰亭序》极有可能就是用扬州鼠须笔所作,尽管这仅仅是专家的推测,带有合理想象的成分,但这一说法也足以让我们兴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扬州毛笔已经到了不能不挽救的时候了。尽快设立传习所,将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衷心祝愿扬州毛笔进入“非遗”能给这一古老的技艺带来重生的希望。

  读了18日《李政成捧文华表演奖》的专访。作为扬州人、扬剧爱好者无不感到欣慰。谈到扬州人的文化生活,扬剧应是重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扬剧特别受宠。2006年扬剧就列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遗产”。2009年在厦门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扬剧《县长与老板》获得了优秀节目、优秀表演双奖。这是全国性的大奖。当时李政成曾表示:“下一个目标——文华奖”。如今目标实现,如愿以偿。我们为扬剧水平的不断提高、扬剧在戏剧界声望的攀升,拍手称赞。评报员罗永赓

  报道交通道路建设,晚报较其他媒体有重视配图的优点。如19日A9版《扬州“外三环”明年全线贯通》一文配示意图,无需全文,仅标题和图即将“外三环”走向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按图索骥”要比按文字报道“索骥”轻松愉快得多。此文如将“一环”、“二环”路示意图一并绘出,则更锦上添花。

  22日晚报A3版《最高院复核还需3个月》第二段倒数第四行“提起”用词不当,应为“提请”。评报员吴炜

  19日A13版《为筹毒资,她学起“飞檐走壁”》的报道,标题成语使用欠妥。“飞檐走壁”形容身手轻捷,能飞越屋檐,攀登墙壁。如果用来描写小偷儿时,则该小偷儿必须有身手不凡的技艺。但文中其翻墙入室,未见身手轻捷的手段,所以成语使用并不符合报道语境。评报员杨赓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