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林清玄:文章如果变成考题 就成理性的了(图)

  (记者 蒋隽 实习生 杨明钰 廖伶洲) 昨天的南国书香节星光熠熠,莫言、许鞍华、林清玄、杨锦麟、梁文道到场与读者分享自己对于读书的一些感悟。而本应昨天下午出现的“小旋风”林志颖则因航班原因无法到达,签售和讲座活动取消,让大批粉丝失望而归。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谈到读书他认为“没有才华的人才会拼命读书,有才华的人是从容地读书”,读书像生活一样,越从容越有味道“所以不必急着把书读完,交朋友是一辈子的,好的书也一样,把书当成你的朋友,不必太匆忙,不要太着急着去完成这件事。因为读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享受。”

  对于电子阅读,林清玄觉得“电子的东西里面也有好的东西,不必排斥电子仪器,电子的都是基本的,但很难创造深度、广度跟高度。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工具,来寻找我们的高度、广度跟深度,它就会变成一个好的东西。”

  现在的语文课本里就有收录林清玄的文章,面对这一问题,林清玄说,“我上网看到,很多教案研究我的书我的文章,但是我都看得一团迷雾。”他说,台湾教语文好像没有这么零碎这么细,大陆教语文教得更细,切割得更零碎。“如果把一个五百字的文章或一千字的文章切割成十个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文章本身,文章就像人一样,你看到一个人,你不会立刻去分辨他出身,他有什么样的身世,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你看到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括他的气质,他的思想,他所展现出来的人的味道,在那一霎那之间你捕捉到了才是精髓,如果把这个人切割,明明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这样味道就会变了。”

  “所以,文章如果变成一个考题,就是理性的了,可是写文章的人写的时候是感性的。所以我的文章被拿来考试阅读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考坏了也没关系,那个是用理性来衡量的,并不是我当时写文章时的感性,应该从一个整体来看。”林清玄说。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蒋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多次来过广州,但昨天应该是在公共场合说话最多的一次,他谈论了“喧嚣与真实”,还回忆了小时候抄同学作业和打不过同学的“不光彩”过去。

  一上场,莫言就跟观众开起了玩笑,“上台之前主办方要给我化妆,我拒绝了,因为我想,化妆是可以把白的变成黑的,也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但是不可能把丑的变成美的,美不需要化妆,你依然很美,丑的无论如何涂脂抹粉都不会变美。所以我想还是以本来面貌见人为好,尤其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更要给大家以真实面貌,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才可能说真话,办真事,做好人。”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家乡人的态度有变化吗?“得奖以后,也没有特别把我的待遇升格了,因为彼此都很了解,都知道莫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没有任何神秘感,在我的乡亲们心中是一样的,我最近看到有人采访我的小学同学,他们有几个特别说实话,说我学习的时候根本不行,老抄他们的作业,打架也打不过,后来我回去想确实是这样。”莫言笑着说。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