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文章写作技巧系列:综合训练

  推送这样一篇与法律似乎没有太多关联性的文章,主要是后台一直有几位朋友在问文章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

  这其实符合我的预期,毕竟这个公号的关注者大部分都是法律人,对于纯粹的文字训练,可能兴趣不大。但同时,虽然阅读者很少,却有几位朋友希望我继续推送几篇文章,理由是《一个词在时间中的偶遇》中提及的文章,很多都检索不到。

  我自己也实验了一下,发现我发的文章,确实很多都被删除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些文章全是纯粹的业务文章,并不涉及政治或敏感问题。当年混donews写作社区时,我和KESO(洪波)有过一次讨论。keso始终认为互联网的特性是互联,所以不主张大量的复制,认为应该多使用超链接,把流量带到原作者处。用keso的话来说,这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对版权的尊重。对于KESO的这个观点,我一直不认同,我认为互联网的特点在于分散、去中心化。一篇文章被删除了,还是其他途径可以检索到信息。我支持尊重版权,但考虑到现实问题,大量复制能够让信息有更多的渠道被他人获知。这一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当年发过的文章,博客大巴不在了,牛博网移民了,新浪博客被删除了,但百度文库中有其他人复制了我发过的东西,并且还在,所以,今天我还有机会重新推送。

  在推送旧文章之前,我先说一声抱歉。如果哪位关注者认为这些业务文章没意思,我只能说声抱歉打扰了。知音难求,发现有人和我有相同的兴趣,我就很愿意和同好分享一些东西。这类的业务文章,只要有三五个人想看,我今后还会继续分享几篇。

  今天先推送一篇书摘。之所以推这篇,是因为在检索旧文时,忽然发现了张锐老师的留言。张锐老师那时还在《京华时报》,当初我在《京华》短暂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张老师的无私指导。没承想,此后一别,竟成永远。知道他到了网易,创立了春雨,总想着还能再见。没想到再一次看到他的话,已经物是人非,只有一条留言让我想起当年。

  另外,说明一下。这篇书摘,源于国外的一本新闻学教材,当年只有电子版在网络流传,我自己整理了一个三万字左右的书摘,便于传阅。这本是要比《华尔街日报如何写故事》那样的书更加实用,里面用大量的案例,针对同一件事,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读者来改变不同的写法方式。这本书后来在国内也出版过,但由于离开媒体太多年了,我已经想不起这本书的名字了。下面这篇推送,是我在原三万字书摘中重新整理出一万来字,算是按图索骥的一个途径,有兴趣的,可以利用我摘录的文字去检索一下原书,很值得看。

  《纽约时报》的汤姆·威克在其《论新闻界》一书中写到:记者应有“本能、经验、出色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对周围细节的密切注意、对事物的怀疑深究、对人性的不失戒备的尊重——人物能提供比自私的新闻提供人和官方新闻发言人所提供的远为丰富的信息和真知灼见”。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是那种影响或改变社会、经济、政治、物质或其它关系的事件。或者说,新闻是对人与其存在环境之间变化着的关系的报道。还可以说得更特别一点,新闻事件是指那些中断或改变了现状,或显示了变化预兆的事件,而新闻就是对这种变动的报道。新闻具有一种内在的特征,这就是新闻价值。

  任河有报道价值或对现状的潜在变动都是具有下列新闻价值的事件的结果:1,冲突(紧张、惊异)。2,发展(胜利、成功)。3,灾害(挫败、毁灭)。4,重要(对于一定的群体5,显著(突出)。6,新奇(异常甚至怪异)。7,人情味(情感背景)。8.及时(新鲜、省新意的)9.接近(地区性吸引力)。

  重要性因素概括起来,新闻重要性的因素有下列几项:1.现状的变动程度(强度)。2.受事件影响的人数(广度)。3.事件的接近程度(接近性)。4,事件的新近程度(及时性)。5。事件结果涉及的范围(影响和意义)。6.事件中新闻价值的丰富性(多样性)。

  应该客观地撰写新闻。报道中不要提出判断或定论。诸如此类的字眼“我、我们、我的、我们的”最好不用,除非是记者正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在新闻报道中对人、地方和事情的好恶褒贬必须出自事实而非记者的观点。

  句子和段落都应尽可能简洁,紧凑,重点突出。简短的句子比长的、累赘的句子;更好。但短句子并不等于把语言弄得很零碎。句子和段落的长短变化和措辞应尽量避免单调雷同。

  在给莱孔特山的一个建筑工地空运物资的第一天就驾直升飞机撞在神雾山国家公园山峰上的布朗县的一家直升飞机公司总裁,在“大学医院”特护小组的精心照料下今天情况良好。

  一位直升飞机驾驶员今天在诺克斯威勒的“大学医院”中情况转好。他是在星期二飞机撞进神雾山国家公园的事故中负伤的。

  除非记者是事件的目击者,否则每一报道中的事实总存其来源。这种来源(或依据)必须说明。这叫“出处”。报道中说明出处的表达通常放在句尾。“说”这个词可以用“声称”、“坚持认为”、“声明”、“指出”等等来替换以避免重复。

  美联社新闻特写编辑杰克·凯彭在其杰作《词语》中写道:“写作是再思考的艺术。最初涌现在脑海里的想法很少是完美的。这种完美指的是:清晰、准确、简洁、有表现力。”新闻写作与—般叙事散文之差别主要是在形式上,新闻写作以短调、短句、短段落以及普遍使用引语为特征。叙事散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趋向于越来越长。一位叙事散文作者可能将其主要中心点放在全文结尾处,这通常是高潮所在。记者做的恰恰相反。新闻中最重要的事最先说。下面举两例来说明。

  24岁的警察朗尼恩星期六凌晨到上午8时值班巡逻。凌晨之时他在欧文公园和埃斯特街附近的一家小百货店喝了点咖啡。他把车停在店前,走进店内。他向柜台走去时,家住初期特约恃街42l号的19岁的职员托米·皮泽热克大叫道:“这些家伙要抢劫我!”

  这时,两个躲在店内黑处的男人转向朗尼恩并用一支0.22口径的向他头部射击。子弹命中他右颊。两人逃离商店,没有拾店员的任何钱。皮泽热克叫来了警察和救护车。朗尼恩送往“市郊医疗中心”: 在那里他情况较为稳定,经二小时手术后取出了子弹。

  五十名州、县和当地警察在商店周围五英里范围内搜查了几小时。巡警迪文和他的警犬麦克找到了那两个持枪者。他们躲在距商店二英里处的本市疗养胜地提森公园里的一个大垃圾箱内。警官吉尼斯说,29岁的格瑞姆和21岁的诺威尔都是附近斯科基人,他们被控犯有杀人未遂罪和武装抢劫罪。

  星期六凌晨,一位警察在位于欧文公园和埃斯特街附近一家通宵服务的商店里中止一场抢劫时面部中弹。枪击发生两小时之后,警察在距商店两英里外的提森公国内的一个大垃圾箱内抓到两名嫌疑者。警察朗厄恩,24岁,右颊中了一颗子弹,目前在“市郊医疗中心”,情况稳定。医院人士说,他经受了90分钟手术,取出了22口径子弹。

  两名嫌疑者是被巡警迪克和他的警犬麦文找到的。两名嫌疑者没有试图逃跑。警官吉尼斯说,29岁的格瑞姆斯和21岁的诺威尔都是附近斯科基人,他们被指控犯有杀人未遂罪和武装抢劫罪。商店的一名发言人说,在抢劫企图中没有损失钱。

  在上述两篇报道中,一些重要的区别一眼即可看出。在散文文体中,事情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在新闻文体中,事情是按其新闻价值从头到尾排列的。枪击警察和抓获两名持枪者是整个事件中最重要(新闻价值)的两件事。在叙事文体中,它们淹没在故事里;而在新闻中,它们首先被提出。在叙事文中,整个故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并达到高潮。而在新闻中,最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在第一句就摆到读者面前,这第一句就是导语。导语的中心内容就是尽可能快地告诉读者这篇报道是说什么的。一般这需要一个句子或一个短小的自然段。有些报纸试图把每个导语都写成一句话构成的一个自然段。但有时这样会使得句子过长,过于累赘。叙事文体包含事情的所有细节。新闻常常省略细节,或将细节放在后面的段落里。这种写作方式通常被称作“倒金字塔”结构。因为“塔底”或者说是结尾、高潮被置于最顶端,即开头。这种写作方式是在南北战争中发展起来的。

  从观念上讲,每条消息都应该回答这些问题:谁(Who)?什么(What)2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这些问题应该尽快回答读者。曾有一段时间记者把所有回答都塞在导语里,结果常常造出—句六、七十个词的难以理解的文字。例如,可以写这样一个导语:24岁的警察朗尼恩在星期六凌晨约三点零五分被一把0。22口径击中右脸颊之后现在在“郊区医疗中心”伤情已经稳定,他在停车想喝一杯咖啡时,偶然地打断了一次抢劫企图。29岁的劫犯,斯科基人格瑞姆和2l岁的诺威尔在一家位于欧文公园和埃斯特大街沟通宵方便商店里击中了朗尼思。

  这条导语当然回答了所有问题,但是它多达70多个词,太臃肿了,而且没有必要地冗长。如果要包括持枪人被俘和此案消息的来源,那就更长了。读者调查表明,句子越短可读性越强。从读者兴趣考虑,已不再有必要象传统做法那样在一个句子或段落中罗列全部五个W。今天,导语根据消息内容一般尽可能地压到最短限度——不超过30—40字。

  要使导语更精炼、更短,就必须突出相比之下最重要的那个w。但是要决定哪个W最重要往往并非易事,因为大部分新闻都是关于人物及其活动的。然而,下面的例子将表明,可以依据哪种因素来确定重点:

  以“谁”为主的导语 如果这个“谁”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人(或地方、事物),那么它就是导语的重点。名字本身就引人注意。除非其它方面更突出,“名声”总是排在前面的。例如:因为人物的职业、性别、年龄或其它出众的特征。如,两个6岁647双胞胎星期三早晨在学校外汽车站猛跑过街时被汽车压死。

  以“何地”为主的导语 有时,“何地”也会显得极有意义而压倒其它W独居魁首。乔治亚是一位报业辛迪加专栏作家,她一篇有关流亡的前纳粹盖世太保军官的专访,以“地点”作为导语的重点,效果显著。

  南极冰冷、灰暗的海水拍打着波维尼尔岩石鳞构的黑色海岸,劲风日复一日地呼啸着。黑颈天鹅在天上飞翔,白色的盐床晶晶点点仿佛白银,栗色骆马成千上万地在火地岛荒凉的旷野上奔跑。这个孤岛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地方。

  以“何时”为主的导语 大部分导语中都包括“何时”这一w,但它4很少成为重点。不过有时它也会变得意义。时”这一要素有时也会成为导语的重点所在。闻写作奖的《波士顿环球报》的托马斯·奥利芬特写了如下导语:

  那是78年2月5日凌晨5点。位于联邦大街上的马萨诸塞州警察局总部里的电传机支支作响,一行行信息跃然纸上。电报是由在洛根机场的国家气象局发来的。“大雪今夜席卷本州并持续到星期一……”

  以“如何”为主的导语 “如何”是一种潜在的、时时被记者忽略的要素。它有时很有效果,但是,记者也应记住,以“如何”为主的导语有时会过长。下面是例子:

  记者要找出新闻五要素并将其汇集成为导语并非难事。许多肤浅的报道就是产生于这种粗枝大叶、漫不经心的写作。例如,读者经常纳闷,是什么引起了事故或火灾。如果警察和消防队也不知道,那就告诉读者说他们不知道。在一又一篇报道中,粗心的作者常常留下许多没有回答的问题。

  不要迫使读者在读完报道后又打电话来问一大堆问题。报道应该尽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如果一个人有很多身份,就不要在报道中只提他的住址。仅仅告诉读者说大火烧毁了麦维尔制造公司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读者这个公司制造什么产品,有多少职工等等。不动脑筋的记者常常会写出这样的导语:

  这个州的柑桔生产者要求环境保护局废除不准使用A1dren和Dieldrin农药的禁令,以帮助他们消灭害虫。

  柑桔生产者今天预言说,佛罗里达州数十亿美元的桔将被毁坏,如果环境保护局不撤销对两种控制害虫农药约使用禁令。一种象甲虫一样的害虫已经侵害了3万顷果树,生产者损失估计已达一亿美元。托马斯·巴勒德对环保局官员说,“这种害虫从今佛罗里达一路吃过来,身后留下一片毁坏的果树废墟。”

  前一个导语虽然还可以,但结读者信息量太小。第二个导语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害虫对本州重要的产业正在构成何种威胁。选入导语的材料的数量应该严格限制。但对材料的内容没有限制。记者只有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而不是浮皮潦草地报道一些现象,才算真正完成了报道。至于这种揭示是表现在导语里还是主体中则无关宏旨。但是,导语是运用新闻五要素揭示事实内涵的最佳机会。

  导话写作没有标准的方法,也没有独—无二的模式。但是记者应该掌握检验导语是否妥当的方法。下面是一种检验:1.新闻价值——导语所说的事情值得读者关注吗?2,重点——导语突出了最有意思的事实吗?3.五要素——导语包括了最基本的新闻要素吗?4.信息来源——在需要的时候,导语给出信息来源了。

  记者很快就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是单一事件,对记者的真正挑战就在于此。当记者要把几个有价值的事件都概括在一个导语中时,他的写作才能就真正受到了考验。他必须写得清晰、紧凑。这种复杂的报道需要精心构思、组织,以保证各个分离的部分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名报道某县一个委员会会议的记者了解到下列事实:1.县委员会委员麦肯齐介绍了主要的削减项目,总数大约是明年9亿6干8百万美元预算中的6千万。2.麦肯齐指责;县财务管理人华尔特黑德通过削减预算事“拖他后腿”。3,华尔待黑德指责麦肯齐与他有“私仇”并当场辞职。4.委员会多数成员同意华尔特黑德最初的预算是过高了,并通过了麦肯齐的削减。5.结果:是将有大约250人将从行政部门和县纪念医院裁减下来。6。华尔持黑德说麦肯齐的削减不是为了提高政府部门效率或财政原因,而“只是甩开我的一种手段”。麦肯齐和几位别的委员曾在其它场合试图强迫华尔特黑德辞职。

  县委员会今天从下一年度的9亿6千8百万美元预算削减了6千万美元及50名县医院和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这导致了县改负责人华尔特黑德的立即辞职。县委员会委员麦肯齐介绍了总数近6千万美元的预算削减项目。麦肯齐告诉委员,他削减这些项目是因为华尔特黑德用附加预算的方法来“拖后腿”。

  委员会以五票同意四票反对通过麦肯齐的削减。华尔特黑德指责麦肯齐“抉私怨”反对他,并在朗减方案通过后立即辞职。削减计划将使250名政府工作人员和医院职工失去工作。

  概述性导语虽然能使读者迅速了解事件的主要内容,但还是嫌长了一些。大部分编辑都喜欢短导语。下面是突出一个要点的导语写法:

  县财政管理人华尔特黑德今天在就下一年度9亿6千8百万美元万算问题发生争执居立即辞职。他是在县委员会削减了预算中的6千万美元之后几分针提出这一令人惊讶的辞职的。

  华尔特黑德指责县委员麦肯齐把强迫削减预算做“甩开我的一种手段”。他说,麦肯齐对他有“私仇”。

  这种几个要点分列的导语形式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导语句和导语段。但是,它们仍具有导语的意义,因为它们在新闻主体之前以橱窗形式概述了新闻的各个要点。在较长的需要报道几个方面问题的新闻中,经常有几个导语段出现,这些导语段可以称为“导语群”。

  写作几个要点并存的导语并没有死板固定的规则。基本方法是“把第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但这里面也有变化。记者选择哪种变化取决于事实。例如,有一些新闻要点可以概括,但不是所有要点都能概括。一件最突出的事可以单独强调,但也可能与其它有关的事件复合在一起。有些情况下,记者可以利用新闻事件的刺激性来摆脱导语的死板。下面是几个例子:

  本市学校委员会在会议上采取了如下行动:1. 拒绝几百位家长关于禁止六年级学生阅读一本有争议的书籍的请求。2. 不对一家联邦法院禁止把圣经课做为公共学校课程的判决提出上诉。3. 雇用一家公司(以九千九百美元价格)勘测学校所有含有石棉树料的建筑。4. 根据州火警长宫的命令,通过一项在学校消除“对生命有威胁”的火情隐患66计划。

  本市学校委员会昨晚驳回了一项家长的请求,家长们请求禁止六年级学生阅读有争议书籍;并投票决定对一家法院禁止在学校设圣经课程的决定不予上诉。

  会议还决定,委员会将雇用一个勘测公司来检查学校所有含有石棉材料的建筑。会议通过了在14所学校消灭火灾隐患的计划。

  第一段概述了两个要点,因为这两点涉及学校方面问题。第二段加入有关学校建筑状况的要点。这些要点也很重要,但是不象导语中的问题涉及人的情感。

  除了我们已经提到的这些标准的新闻导语,记者还可以选用解释性导语。在这种形式的导语中,记者以事实为基础,向读者解释这些事实意味着什么。解释必须永远是客观的、建立在对已掌握的事实做了全面了解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的。如果解释是记者的主观意见,那么它就变成社论了。例如,假如有位州长送信给州立法当局要求增加—分钱销售税以支持他“改善学校”的计划,标准的导语可以这样写:

  解释性导语可以这样写:阿拜尔州长昨天不顾—些教师、立法官员和消费者的压力,强行推出提高一分钱销售税的方案,以支持他的“改善学校”计划。

  教师们坚决反对这个计划是因为它要建立一个按劳取酬制度,立法官员则为了今年重新当选而不便投票,赞成增长税额,消费者指责增长销售税损害了穷人和老年人。但州长坚持说增加这项销售税是为了从财政上保证他为计划实施。

  州长说:“这项改善学校计划对未来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我们不能等待由法院决定一项收入税是否合法。

  对于解释性报道的争论仍然很大。许多报纸极其谨慎地伎用这种形式。在报道政府和政治新闻时,解释性报道用得较多,但被解释者经常抱怨说这些报道“有偏见”、“不准确”。但是,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不仅是政府与政治—要求记者不但要报道它,而且要解释它。这样,报纸就有责任确保他们派出做解释性报道的记者首先是好记者,要有必要的背景(经验、擅长等)和出色的判断力,以保证他们能对事实提出客观的和精确的分析。

  记者如果不能辨别要点,就很可能将其埋没在新闻主体中。如果记者不能写单一要点的导语,也就不能写几个要点的导语和新闻主体。换句话,记者如果不能从新闻材料中辨别出要点,是不可能写新闻的。

  新记者的一个通病是把应该在导语或导语群中强调的问题摆到新闻主体中去。主体应该是导语中要点的发展。显然,容量很大的导语可以包括很多要点。记者可以说:“今天在杰克森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这样他就可以把该城当天发生的许多不相关连的事件都包括进新闻主体。但是,这样的导语起不到导语应起的概述内容的作用。没有一个编辑会接受这种乏味的导语。导语的目的不是为了掩盖新闻内容,而是向读者展示—幅准确、完整的有关新闻主体的画面,这幅画要能让读者知道后面将要说哪方面的事情。必须记住,报道中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必须先告诉读者,然后再在提供大量细节的同时解释它们。

  一旦确定了要点,记者就应设法恰到好处地在导语中概述它们。请注意下面几例对几个要点的不恰当的概述:

  这几条导语都承认存在着几个要点。但是对要点的概括却不恰当地精简了。所谓“四点计划”的说法对读者没有特殊的吸引力,不能算是概括了四个要点。对四点计划本身具体内容做一简要的概括才称得上是导语或导语群。要点是报道的血肉。对“四点计划”所包含的四个要点的恰当的概述可以是这样的:

  “改善学校”组织主席罗宾逊夫人今天在“中狮俱乐部”的一次会上说,可以大幅度削减公共学校的费用以加强市、县学校。罗宾逊夫人说,要提高学校的正规化教育,降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比率:大量减少乘公共汽车上学的学生数。

  《芝加哥每日新闻》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奖获得音凯斯.名奇在一篇发自朝鲜的电稿中生动地运用了一次引语导语:

  浦里临时机场(朝鲜)一一“记住,”海军陆战队上校路易斯·普勒慢吞吞地说,“不论你写什么,总之没有撤退。全部事情就是在我们背后发现了比前面还要多的中国人。所以我们得向后转入进攻。”

  导语将对立的东西加以对比、更易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大与小,喜剧与悲剧,老年与青年,过去与现在——如果这样的对比适合于新闻事件的话。合众国际社的戴维.斯马瑟斯写的:

  翁第德尼,南卡罗来纳——不久以前,松岭保留地的老年巾第安人还每天都去邮局。他们总要默默地围在一起等持着有人寄信来说,“黑山”又归还给他们了。

  不论是印第安人努力争取,还是通过其它什么办法,富饶的“黑山”不会再回到曾经统治过它的苏文斯手中了,它被白人占有了,正如东印第人过去称之为自己的许多东西一样。

  对导语的最好修饰还是来自新闻本身内在的有价值的要素、如果记者选择错了新闻要素,或挖掘不出内在的东西,那么无论有多少花言巧语也只能使导语成为虚饰。下面两个导语有显著的不同:

  前一条导语平淡,信息量小,可以看出作者没动脑筋。后一条导语表现出作者在找一些特别的东西告诉读者。作者显然费了心思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尽管现在记者已经不—定非得用五个W来开始每条新闻,但是导语基调必须反映新闻事实的全部主题。记者必须在写新闻导语和展开新闻主体方面授炼出很强的新闻判断能力。记者的目的是用导语吸引读者,然后按照重要性与新闻价值大小的逻辑顺序安排好所有的事实,以这种方法来抓住读者。尽管现在编辑技巧和限制新闻的技巧比50多年以前例金字塔形式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要复杂得多,但是逻辑顺序对于报纸编辑处理稿件还是大有帮助。如果改稿编辑和版面编辑必须删减一条新闻报道的内容,他就可以从稿子的末尾一段删起。

  在撰写含有多方面内容的新闻报道时,记者会遇到单一内容的新闻所没有的问题。初学者往往会就读者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写出一则导语,但在后来的写作中就把它们完全抛弃了,在新闻主体中不再提起有关的内容,或者只是在整篇报道接近结尾的地方提一下。这样的错误不仅妨碍了新闻主体的展开,而且违背了新闻报道的逻辑顺序的原则。如果导语概述了一件以上的事情,每件事情应该按照在导语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详细阐述(这就是逻辑顺序)。请看下面的例子:

  今天托马斯·斯威福特市长接到一份报告,建议设立一个非政治性纳民间委员会,负责所有被控告的警察暴力事件,对全体警察进行人际关系专门教育,并改组警察局内部安全处。这份报告是市长三个月前为调查问题成堆的警察局的情况而任命的专门委员会提交的。

  报告说,建议成立的这个检查委员会要调查所有提出控告纳警察暴力事件,因为警察局“不可能公正无私地调查他们自己的问题。”委员会成员化认为,警察对方民的粗暴行为大多都是可以避免的。他们呼吁,要对所有的警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专门教育。报告说,公众对警察局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内部安全处,这个处负责查市民对警官的批评意见。

  “内部安全处没有处分任何一名警官,尽管在过去的l 8个月中,有30多个人控拆警察在审问或者逮捕他的时候,殴打或粗暴地对待他们。“法庭曾经两次判决警察犯了威胁和殴打罪,但是,警察局仍然未对当事人进行任何处罚。”报古说。

  关于民间检查委员会的人选,报合建议由市长提名,市议会确定。本市每个区有一名代表参加委员会,委员合成员任期为3年。(所有后面的段落都必须提供有关边一事件更多的细节。)

  如果新闻导语强调了一个主要内容,还有若干次要内容没有在导语中提及,那么这些次要内容可以在第二段加以概述。概述段落之后,再来展开主要内容,对它进行详述。然后,就可以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安排各个内容的概述与详述。

  市长托马斯·斯威福特今天接到一份报告,建议设立一个民间检查委员会,调查所有提出控告的警察暴力事件。

  报告还呼吁对全体警官进行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教育,并且要改组警察局内部安全处。报告要求拨专款15万美元,在30天内就开始这项教育。

  市长是从他3个月前任命的、调查警察局问题的专门委员会那里接到这份报告的,这—是他听到l 3个月以来的警察暴力事件的大量报告后采取的行动。

  设立民间检查委员会是必要的,报告说,因为警察局“不能公正无私地调查他们自己的问题。”报告认为多数警察对市民的粗暴行为都是可以避免的。报告呼吁对全体警官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进一步教育。

  报告还说,多数公众对警察当局的不满集中在内部安全处工作上,这个处负责调查市民对警察的批评意见。内部安全处没有处分任何一名警官,尽管在过去的18个月中有30多人控诉警察在审问或逮捕他们的时候,殴打或粗暴地对待他们。

  关于民间检查委员会的人选,报告建议由市长提名,由市议会确定。本市每个区有一名代表参加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任期为三年。

  为避免新闻主体部分写得单调枯燥,记者应该选用非常有代表性的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一篇报道不能都是一连串的直接引语,同时也不应该统统是间接引语或概括性的叙述,要恰如其分。一条写得不好的概述性导语:比起—条糟糕的直接引语式导语来,还是要好些。

  每一个记者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条新闻应该写入多少细节。有的记者喜欢塞入许多枯燥乏味的细节,使报道混乱不堪。一条新闻的目的在于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而不是维砌大量的文字。什么是完整的报道,如何展开新闻主体以形成完整的新闻报道,这主要靠记者去判断,去撰写。在这方面,主要不是记者的写作水平,而是他分析、研究事物的能力在起作用。记者坐在打字机前撰写新闻稿时,情彩的报道是从他那潦草的笔记本上,从他的记忆之中,从他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中流淌出来的。如果新闻报道失败,那么实际上是记者分析和探索事物的能力的失败,尽管也许这位记者的语言逻辑是无可挑剔的。

  在记者头脑中,改写有多重含义。它可以只是指在所有的事实被新闻来源证实之后,将一则剪报或新闻稿改写成另一篇报道。或者指修改一篇报道,因为本市新闻版编辑不喜欢这篇报道原来的写法。某些报纸,特别是大都市的晚报,象《芝加哥晚报》,改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这个城市是如此之大,记者花费时间从办公室跑到采访现场,又赶回办公室写人,实际由他写出报道,发出稿件,而报道常常署记者的名字。有些长期枪新闻的记者只写过很少的报道,尽管他们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报纸上。担任改写任务的人多是最佳作者,是编辑部最能干的成员。有些小城市的报纸只是偶然采用这种改写方法,大多用于截稿时获得的最新消息。

  记者改写从其它报纸上剪取的新闻,首先要核对事实,然后取得供改写使用的一些补充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稿件以新的面貌出现,而不仅是一个修改稿。改写可以按这样的步骤进行:(1)淮备将要增加的一个成几个有新闻价值的事实。(2)没有合适的新事实就重新组织一下原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对原报道进行删节,除非这则报道反映的事件极为重要。显然,能用第一种方法改写更好一些,但是象前面已经说过的,有时候并没有可供补充的事实。在任何情况下,改写过的报道,特别是导语,必须尽可能与原稿不同。

  能源开发的道路上出现了又—个重要的里程碑。南方公司副总栽安尔温今天说,有一种能源能够大大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他是在宣布世界上首次试燃一种新的从煤中提炼出来的净燃油的结果时说这番话的。

  一种从煤里提炼出来的新型净燃油能减少美国对外国右油的依赖。南方公司说,一种叫做溶解精练煤的首次试炊证明了它适合美国对新发电厂的需求,可以提高发电厂约生产和可靠性。

  尽管很多记者很不情愿改写新闻报道,但是改写却是对写作艺术技巧的极好的训练。两周的改写工作,可以教会初学者如何细致、准确地写作。

  一种主流报道形式的出现,事实上总是与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流要求联系在一起的。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事实为政治服务”式的党派新闻之所以会成为那个时代新闻报道的主流样式,乃是那个时代之于新闻传播的使命使然,因为当时的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与其说是一种事实性的认知,不如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启蒙,因此,应运而生的便是充斥着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点纸”。而当社会进入承平发展阶段以后,以“无党无派”相标榜的客观报道之所以大行其道,也无非是新闻传播业适应商品经济需要,承担着实现社会各要素的有效联结、组合与制衡的“公器”这一角色的必然选择,于是“新闻纸”就取代了“观点纸”。

  深度报道作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报道形式,其特点是“统摄性的思维+相关事实的组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外来信息时,绝不会让各种信息杂乱无章、互不相关地进入大脑,而是立即组织起来,赋予意义。并且,这种意义的赋予不会是抛开其原有的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去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总是将个别事物置于事物整体的认识结构和认识框架之下进行定位、“释义”和理解的。尽管新闻媒介的客观报道如同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所描述的“象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新闻事件以片段的、支离破碎和互不联系的方式带进人们的视野中,人们仍然可以借助于个人头脑中的“文化地图”很好地对这些外来信息的意义进行有效的化解和释义。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者只要简要地交代清楚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故(why)以及如何(how),无须传播者的解说和评论,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所报道事实的意义以及它可能对人的影响。这种作为客观报道理论前提的“事实的自动表白说”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在于那个时候,人们所面对的外来信息所描述的大体上都是些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十分紧密联系的、位于人们经验范围内的事情。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急遽变动的社会现实将呈“爆炸”态势的巨额信息一古脑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越来越多的外来信息就其性质而言已大大地超出了人们头脑中“文化地图”的有效定义范围,因此,一个个片段的、支离破碎和互不联系的客观报道再也无法在人们的头脑中构成关于周围世界真实图景的有效认识。当本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恐慌以一种在客观报道的视野中全无先兆、突如其来的方式降临的时候,人们便再也不相信事实会自动“表白”了,就如同在一个陌生之地,我们对自己凭着老经验的定位行动能力失去自信一样。于是,人们强烈地需要专业人士为那些超出人们经验范围的新闻事件提供有关确定其意义方位的“文化地图”,在这种强大社会需要的催生下,一种以为受众编制有关新闻事件的“文化地图”为归宿的新一代新闻文体便所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讲求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第三代新闻报道的主流形式──深度报道。因此,“深度报道”产生和崛起的真正社会本质,是由于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的背景下人们个人头脑中“文化地图”大面积失效所造成的。

  深度报道的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深度报道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在所有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中,我认为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为深度报道所下的定义最接近它的本质:“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换言之,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现实问题的解释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

  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于是,深度报道便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种种特殊本质:首先,从报道的起因上看,客观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关注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以报道“事件”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而深度报道则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是以解析与人们普遍相关的现实“问题”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问题的发生是深度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尽管深度报道常常由一个突出的新闻事件做“引子”来展开自己的报道,但这并非是必须的,事实上,只要关乎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即使是一组单拿出来哪个也无法单独作为新闻来报的事件,有时也能组合成为一篇很好的、为社会普遍欢迎的深度报道。

  其次,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因此,深度报道是一种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报道模式,它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比如,对于“何时”,客观报道关注的是“现在”,而深度报道关注的则是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联结;对于“何地”,客观报道的视野仅仅停留在现场,而深度报道则不仅关注现场,而且还关注由现场延伸或波及到的其他地方;对“何人”,客观报道一般仅止于采访当事人,而深度报道则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要采访其他有关人员;对“何事”,客观报道至多是对主要新闻事实的情况和细节的尽可能详尽地掌握,而深度报道则同时强调对其他相关的事实的必要搜索和掌握;最为重要的是,客观报道往往置新闻事件的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于不顾,而深度报道却要求新闻工作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的探究上。从报道的时效上看,客观报道讲求的是打新闻的“第一落点”,是一种先发制人式的时效竞争;深度报道则是在不失时效的大前提下讲求打新闻的“第二落点”,是一种后发制人式的质量竞争。对于深度报道的发展颇多建树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人亨利.鲁斯曾把客观报道称做“快新闻”,而把深度报道称做“慢新闻”。他认为,“快新闻”是一种对于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迅即而简要的报道,而“慢新闻”则是一种需要在新闻里面发现问题的报道,这种报道一般需要用相对较多的时间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以便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预测它的可能发展和社会影响。正是由于有了上述种种不同,深度报道之于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特殊要求──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即用统摄性思维来把握事实,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演绎事实。

  其操作的要点大致有五:补充历史性的事实。即“以今天的事态,核对昨天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提供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用来解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与它有关的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受众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走向。展示环境性的事实。即从横向联系的角度去考察和对比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展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不但有助于人们在一种“情景化的状态”中更为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由来与意义,而且有助于人们在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更为真切、生动地把握“这一个”新闻事实。提供简历性的事实。即为新闻中出现的人物提供必要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趣闻佚事的简介,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引用数据性的事实。数据往往是关于某类事物总体结构及状态的描述和抽象,为主要新闻事实加入相关的数据性的事实,有助于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和把握。搜集反映性的事实。即有选择地报道外界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议论、意见、态度或评价等等。尤其是在新闻工作者自己对事态的真相尚未清晰地把握之时,兼收并蓄,多反映些各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一则较为“保险”,二则有助于开阔人们的思维空间。这种手法常常用于对一些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军事新闻以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科技发现的报道。

  一种特别适合深度报道的结构方式客观报道的常规叙述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虽然有诸多优点和好处(比如它能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方便编辑的剪裁,等等),但它却难以成为深度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因为深度报道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的是受众的整体性接受和认知,而“倒金字塔”式结构则容易造成人们信息接受过程的中断,不利于保证传播过程的完整性。并且,由于深度报道常常是一种基于社会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结构式展现,因此,报道内容容易远离人们的直接兴趣。如何更好地、更为有效地进行深度报道呢?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人们创制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新的新闻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聚焦法。聚焦法的基本结构模式是:导语: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受众的受传兴趣。美国《华尔街日报》素以采用聚焦法进行深度报道而闻名,这个报社流传着一句写作箴言是:“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项统计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受众而言,失业率、经济问题、国防预算、国际冲突等等,只是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问题。但如果传播者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最富情感冲击力的“白描”入手,比如,从集中描写一个失业工人全家的生活窘境入手,再谈失业率问题以及它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后果,人们就有可能在一种情景化、具象化的状态中跟随传播者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的从理智到情感的多通道交流。过渡到主题。首先,设法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或中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的主旨,使报道顺畅地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考察分析上去。发展主题。即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地关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展现。有力的或意味深长的结尾。这是采用聚焦法进行报道的一个特色。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是无所谓结尾的──编辑甚至可以自下而上把任何一段作为新闻的结尾。但聚焦法特别讲求首尾的连贯性,它要求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宏伟兄,可好!

深夜至此,看到你整理的记者手记,很有收获!多谢!

有空去我处,我请你喝酒!

张锐 —— 2004年03月18日 @2:38 a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