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首届长安散文奖颁奖

  昨日,由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设立的“长安散文奖”首届颁奖仪式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作协原、知名作家蒋子龙,湖北省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方方,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军,辽宁省作协于晓威,陕西省作协李国平、阎安、王海,著名评论家刘炜评、谷鹏飞、邢小利、仵埂、李江岩、张艳茜、刘宁、李震等出席颁奖典礼。

  随后举行的“文学与真相”学术研讨会上,长安校区文汇楼的一间不大的会议会里,学术、艺术的思想碰撞,致敬“文学与线岁的蒋子龙不避腿疾前来参加,他表示陕西一直是文学大省,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是他奉为经典的作品,王汶石的《在沙滩上》当年在《人民日报》连续刊了三大版,还有评论大家胡采等,既有作家,又有评论家,陕西文学是“成龙配套,花色齐全”。蒋子龙认为,文学的真相分两个层面,一是历史、现实、事实的真相;二是作家心灵的真相,这一层更难、更重要。并以知名艺术家曹勇的人生经历为例,寄望青年作家们能借助现实和真实的真相,找到自己心灵的真相,从而写出自己“命中注定,不写不行”的作品。

  方方首先对陕西的文学氛围以及对作家的受尊敬程度表示羡慕,她认为真相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只是手电筒的一斑,发觉真相需要无数的人去打手电筒。在真相面前作家要跳出常人的观感,保持质疑的态度,保持追问。韩小蕙从散文的虚构谈起,认为真相既是文学创作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涵盖天地万物的问题。文学创作者如果在生活中忘了出发点时,可以重新回到原点,思考文学的本真,这就是今天讨论的启示。于晓威认为,陕西是司马迁的故乡,《史记》是伟大的叙事。

  李建军认为追求文学真相要“立其诚,求其真”。路遥的作品就是以诗意的方式表达生命真相的体验。作家史铁生、陈忠实的作品亦然;刘炜评从比喻的真实性谈起,认为要做到“内求诸已”才能抵达文学的真相,而这正是时代的重大使命。李震表示,文学的真相与作者的态度、立场、良知、品格有关。

  据了解,18日,李建军、蒋子龙、方方、韩小蕙、于晓威还分别作了《文学的态度》《文学的撤退》《小说的任务》《好散文的因素》《小说的突围》等主题讲座。文/图本报记者夏明勤

  据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主任朱鸿介绍,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机构,长安散文奖的举办,旨在激励当代散文创作,活跃文学创作气氛,发现人才,为人才开路,并陶冶青年的情操。

  首届长安散文奖于今年10月31日发出征稿启事,凡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作家都可参加,“作品既要有深厚的中国文学精神,又当具辽阔的世界文学视野,有感受,有见解,并在散文形式上有所创新,言简意丰。”朱鸿表示,这既是长安散文奖的要求,也是对未来青年作家们的期许。启事发出后仅十余天,就征得全国散文80余篇,最终一等奖由甘肃省天水市王选凭《堡子—土夯的骨肉》获得,奖金10000元,二等奖由西安市刘云凭《永远的凝望》获得,奖金7000元,三等奖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毛阳凭《旅途》获得,奖金5000元。其中,王选的散文《堡子—土夯的骨肉》“以一座遗弃在村庄对面的当年用于躲避土匪的防御性堡垒为抒情对象,历数堡子所存在的那个岁月中的人世沧桑。通过一个鲜活有力的具体物象,深思缄默的民间历史和遥远的过去时代的氛围,力图以今人的眼光穿透历史的云雾。该文气韵饱满贯通,思想有力,含蓄蕴藉。沧桑与感喟,缘事而发,散发出强烈的感染人心的力量。作者在语言上,也颇具功力,刻画描写准确而有力。”

  现场,笔会中心还聘蒋子龙、方方、韩小蕙和于晓威为驻笔会作家;李建军为驻笔会文学批评家;王海为驻笔会副主任。聘杨则纬、范墩子、周子湘、刘云、史鹏钊、庞洁、李东、宋宁刚、黄嘉玲为驻笔会青年作家。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