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两年开始,我就没有特别去记录读书数量了。粗略估计,今年大概读了200多本,和去年差不多。大体还是文学书籍为主。
200多本书里,我觉得值得推荐并写了书评的,有70来篇。今天又从这70本里选了50本书,作为年度推荐。
本来是计划写个十佳的,但是好书实在太多,就50本吧。内容可能有点长,不过我觉得还是值得一读的。
tips:点击每一本书介绍最后蓝色字的指示,可以直接进入详细的书评文章。我按类别分了一下类,方便大家阅读。
这是我在年初发起的一个共读计划,总共有921人参加,一年下来,我们读了有20本左右的经典作品。
《百年孤独》是不太适合复述的,你只能自己去感受,并且,每一次重读,感受都有所不同,它那种可以读很多遍的书。
至于家谱,对于读者来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相信,并跟随作者的声音,直至世界末日。
《活着为了讲述》是马尔克斯的自传。虽然只写到作家出版第一本书前后,还有一大半的故事没有讲出。但是,所有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
对于任何作家来说,童年、少年的经历,永远是最重要的。日后马尔克斯的大部分小说,都在不断地回望和想象那些他经历,和没来得及经历的记忆。
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优美无比,特别是开篇第一章,他和妈妈重回阿拉卡塔卡,好像巫师降临,神迹显现。
莎士比亚所以伟大,在于他包容一切,并且深厚。他的故事足够好看,可是看到最后,会有一点怅然若失。它不仅仅刺激你,更让你开始思索一些东西。
赫胥黎通过《美丽新世界》设想了一个充满幸福的社会,但是我们经由作者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时,却觉得有点可怕。
虽然人人都很幸福,但终其一生,人人都在“规定”的轨道上进行,幸福并不是追求而来,而是被喂食的。
在那个世界里,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其实,他们正像宠物一样被豢养。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动机,统治和被统治者,两厢情悦,共谋共生。我们正朝着这条路走去。
不同的是,《美丽新世界》达到稳定的手段是生化干预以及消费主义的幸福迷梦,而在《一九八四》里,统治者使用的是最严密的思想控制。读这本书,会浑身发抖,一种绝望的恐惧。
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但我们的表达却越来越单一和贫瘠。我们释放各种各样的欲望,各种各样的伤感和焦虑,但唯独缺少对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蒙田是一个良好示范。即使是在16世纪,他也没有把思考献祭给宗教,而是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他对生活中的一切话题都愿意深思一步,他讨论友谊、良心、残忍、荣誉,他讨论诚实、后悔、肉欲、撒谎,他讨论人的行为的变化无常,讨论残暴的根由,讨论读书的乐趣。
它的小说看似琐碎,却非常真实,虽然内容关于两百年前的英国乡村生活,但你只要一开头,就能够把你给带进去。读简·奥斯丁的小说,没办法读得快,文字密度非常高,不可能一目十行的略过。
此种幸福感,很难言明,它不仅来自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还来自每一个字中透露出来的光亮,它们点亮了心灵,让你感到安全、温暖。具体的说,你会体验到一种道德情感,而这种道德情感正是我们生活中所匮乏的东西,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扩大、融化。
这可能和我已经看过太多受《简爱》启发的小说和故事有关。这是名著吃亏的地方,你开了宗立了派,但后人看过太多相似的故事,回头看你,反倒觉得你平庸了。
《简爱》的闪光之处,在于观念。虽然已经过了一个半世纪,但是读这本书还是可以感到小说传递出的女性独立自主,以及平等的意识。
狄更斯有两个能耐。第一个能耐,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狄更斯抓住了一个新的领域。他首先将目光放到了城市,在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里,也会提到伦敦,但那里的伦敦只是遥远的背景,但在狄更斯这里,伦敦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心,如果不是伦敦,一切故事都将无法上演。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兴起,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狄更斯的第二个能耐,是他写小说的能力。每一个作家,都有他的长处,有的人善于塑造人物,有的人善于营造场景,有的人善于点染情绪,而狄更斯,最擅长讲故事。
读《苔丝》,开始轻松,最后沉重。这是个实实在在的悲剧。悲剧不是惨,而是一环扣一环的无能为力。
读完这本书,即使是再没有同情心的人,也会看到苔丝的无辜,会看到陈旧道德的蛮横。哈代让苔丝死了,她终究没有得到一个团圆的结局,但她的死,更提醒了读者,她的遭遇是不公的,是没有道理的。
《红与黑》我之前没有读过,第一次看,看得有些隔。隔的原因,一是文风颇浮华,二是小说与时代牵扯得非常密切,如果不对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环境有所了解,读起来会感到生硬。
所以,读完小说,又去补了历史。这一路经典阅读,光看文本往往不够,作者传记,相关历史背景,都要了解。所以,这个读书计划,倒让我非常直感的了解了一下19世纪的欧洲。这个收获,是意外之喜。
和《红与黑》有些相似,《高老头》的故事里也有一个为了飞黄腾达而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但比较两本书,会发现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果然区别很大。
在司汤达那里,于连的故事是一条直线,经过三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完完整整;而在巴尔扎克这里,拉斯蒂涅的故事却缠绕着高老头和两个女儿、伏脱冷以及公寓住客们的故事,它更像一张网——《人间喜剧》是一张巨大的网,《高老头》是组成这张网的一部分,同时它自己也是一张网——一个星系。
陀氏的叙事是漫射的,虽然有一根主要线索,但这条线索进行的同时,还会写到很多其他人和事。这种写法涵盖一切,但会不平衡,对口味已经被惯坏了的现代读者来说,有些困难。
契诃夫的很多小说,都只有一个场景,没有太过复杂的情节,人物也只是平凡的普通人:车夫、厨娘、农民、磨坊主、孩子、旅客……他在这一个简单的场景中,浓缩了他们生活中最尖锐、最沉重的那一部分。他的小说,很注重气氛,这一点,卡佛学到了很多。
由于契诃夫关注的是人生中最本质的一些冲突,所以,即使放到今天,阅读他的小说,仍然可以很快的进入,一点不会拒绝读者。
读契诃夫的小说,不像读很多小说那样,可以总结出那么多的道理和意义。他很多时候,只是在写一种生活,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小说中读到熟悉的东西,读到击中你的东西。因为他足够丰富、浩大,但他又如此亲切、好读。
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至今没有简体版,在豆瓣上也搜索不到条目。读完它,你会发现,它并没有什么之处,这本书从来不是要对国共两党做一个评价,褒一个,贬一个,而是试图看见大历史中的个人。
它指出战争的残酷和荒谬,它也指出时代中个人的无力和渺小,它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有用。它只是试图记下一些被遗忘的故事,而我们,都太擅长遗忘了。
这本书写了太多个体的故事,当然,故事大多很惨,毕竟都是生死离别。因此,有人批评龙应台太过悲情,没有大是大非。我想说的是,我们哪里悲情过?我们是无情太久。
我想知道人是不是本质残忍?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一起陷入疯狂?我想知道良知为什么会失去作用?我想知道作恶的人后来如何面对自己?
花了近十年时间,冯骥才采访了各式各样的人,从科学家到普通农民,成百上千,终于写成了《一百个人的十年》。
前面提到《上海生与死》《一滴泪》这几本回忆录,写作者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经历很可以代表知识分子在中的遭遇,但毕竟不只有知识分子受难。《一百个人的十年》补充了缺失的部分,让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在中的心灵历程。
如果你也曾感到生活中有许多无能为力,许多碎片感,许多无名的焦虑,那么,非常推荐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心理学家弗洛姆向我们揭示了我们逃避自由的机制,并把我们引向一个问题,你是否认识你自己?
这本书出版月1956年,写作于《逃避自由》之后,书中继续讨论了弗洛姆在前著中关心的问题,即人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衰靡,以致于没有能力去爱。
艾里希·弗洛姆试图在这本书里厘清到底什么是爱?为什么很多人缺少爱的能力?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爱?
这些问题很重要,但是我们平常并不关心。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男朋友和前任藕断丝连怎么办?老公出轨,我要不要原谅他?已经没有感情,该不该离婚?异地恋,有戏吗?
以上问题,随便打开热门的情感类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关于感情问题,大家似乎充满困惑,但是越过表面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关心核心的问题。
如今社会,两大显学,一为经济学,一为心理学。这不难理解,生活在消费时代,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常识,几乎是必须的。正是因为有大量需求,所以也产生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东西,不仅浪费大家时间,也误导读者。
我不是学心理学的,可以说是门外汉。但是有一点可以作为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你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想试着入其门了解了解,一方面,你可以在网上寻找线索,综合评判;另一方面,教科书永远比那些唬人的东西更有用。
整本书,包括40个心理学研究实验,涉及了心理学的很多分支,有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读性很高,40个实验,就像40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心理学家试图去解释一个问题。
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这年月,没什么人关心意义了,还特么是人生的意义,老套过时不说,还有点空,有点假。
面对这一问题,很多人会显得不耐烦,他们会说,“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太无聊了”。当人们被迫回答一个他们回答不了的问题时,会感到无能为力,焦躁不安,所以干脆不想。
除了逃避,对待这一问题还有一个流行答案,那就是:人生毫无意义。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答案,但我发现很多人在摆出这个答案的时候并未深思,他之所以这么回答,只是想赶快结束话题。既然人生都没有意义了,还有什么好谈的?
以上,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复杂而又难缠。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去探索这个老套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诚实生活的人必须面对的,你逃不掉。
关于生活道理的书,现在一向被称为心灵鸡汤,鸡汤太多,已经喝得发腻了。但是,关于生活的困惑,一点也没有减少,随着信息的丰富,社会的变化,反而在增多。这个时候,读罗素先生的《幸福之路》,考察考察自己的生活状态,还是很有助益的。
这是接着《幸福之路》一路下来的,事实上我一起还买了其他基本伦理学的书,不过搁下了还没读。《人生的智慧》是一本很好读的书,结构非常清晰,语言毫不晦涩,并且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和骄傲,还有刻薄。叔本华不是死气沉沉的,阅读中会发现很多很好玩的地方。
《何为良好生活》讨论了伦理学的好几个问题,每一章都非常好读,语言流畅清明,思维跟随者问题一步步向深处去,会感到一种穷理的快乐。读完此书,关于人生的思考会清晰很多。许知远有一期节目采访了陈嘉映,也可以看看。
最近我又读了两本伦理学的入门书,一本是何怀宏的《伦理学是什么》,一本是程炼的《伦理学导论》。前者是面向大众的,过于浅显,密度较低,读起来快感不足。后者是一本教科书,封面是我们所讨厌的那种,但是内容却非常不错。
《人间失格》字数不多,结构简单,情节也不复杂,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它像黑洞一样,自有一股神秘力量吸引你读下去。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困惑,为什么主人公一定要寻死?为什么呢?
这本书的作者胡里奥·科塔萨尔是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读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动物寓言集》时说,“翻开第一页,我就意识到这是我未来想要成为的那种作家。”后来马尔克斯果然成为了大作家,而在中国,科塔萨尔的读者似乎还不很多。
阅读科塔萨尔的最大乐趣,还是他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和他层出不穷的脑洞,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想象力。这是一本诡异而好玩的书,如果你喜欢短篇小说,非常推荐。
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林奕含成功的创造了一个内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最微小的内心活动也会被捕捉到,它完整地潜伏于现实世界之下,幽暗、深邃、暧昧、昏沉。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井,通过林奕含的书写,我们能从人物的眼睛直接看进去,看到他的井。在当代小说中看到这么细致的写作,蛮难得的。
《动物庄园》写于1943年,当时二战还在打,苏联在很多英国知识分子心中简直神圣。然而,奥威尔已经察觉到不对,斯大林上台以后的大清洗、未经审判的逮捕、新闻审查等行动,已经显现出极权倾向。
在这个时候,奥威尔非常敏锐地写出了《动物庄园》,敏锐得有点过分。读此书,熟悉苏联历史的人可以看到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身影,而对这段历史毫不了解的人,也可以从幽默讽刺甚至轻快的行文中,读出苦涩、荒诞和沉重的回声。
书不厚,只收录了八篇小说,写的大多关于性与死,青春和成长。但和很多关于成长的小说不同,麦克尤恩的故事,相比之下,尤为骇人。
如果我们稍作总结,会发现,这本书里的故事不是杀妻、,就是恋童、异装。但相比于《肠子》这样的大尺度,麦克尤恩并没有那么表面,他写的是一种深刻的孤独,隔绝,边缘,阴冷,惆怅,但同时又无辜天真的感觉。
这是一本潮湿的书,阴暗,好像沼泽,但是你试图走过,也会发现沼泽里的生命,好好的审视一下,那些不被注意到的人,以及心里的黑暗角落。
《秧歌》是1952年张爱玲离开大陆,在香港居留期间所写的小说,同时期还有一本《赤地之恋》。这两本书,都没有在大陆出版,因为内容涉及土改等运动。
《秧歌》写政治,但她不是要小说为政治服务,而是用小说来反映政治对寻常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她所关注的,仍然是人。书中角色,金根、月香、金花、谭大娘,王同志,每一个都非常真实。
小说的语言,相比上海时期,平淡自然了一些,但那些张爱玲式的譬喻、心理描写,仍然处处可见,并且越发纯熟圆融。情节设置上,也更完整。
《红豆生南国》是小说集,收三篇小说,分别是《乡关处处》《红豆生南国》和《向西,向西,向南》。
读这三篇小说,有一种混沌沌的感觉。你不会获得一个鲜明观点,也没有什么情感爆发。它就像生活本身,过去了,有点怅然,但同时又饱含深意。你明明经历了,却没办法总结。
这就是王安忆厉害的地方吧,她真的用文字钩织出了生活的细节和质感,扎实的你可以用脚踩上去。读这本书,你不会要求情节发展,反而愿意这么一页一页的看下去。看着主人公在生活的潮水中起起伏伏,会获得一种深刻的慰藉,你参与了他人的生活,延展了自己的生命。
书中的九个故事,写的大多是人生步入中年之后的失败和疲惫。生活像一条河,终于跨越了荒漠和山谷,流到了开阔的平原地带,这里安静,舒适,但也堆积了大量的泥沙,浑浊而惫懒。
张悦然在这本小说集中捕捉的便是这种状态,一种唯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才会体会到的空洞。小说的切口都是很小的那种,写的也比较轻,但似乎这样的主题,只能轻着写。
李静睿笔下的故事,不温暖,不励志,不圆满,反而充满遗憾、失败、困惑和缺陷。她所关注的是人生晦暗的那一面,但还不到悲剧,是的,不是悲剧,没有悲壮,也没有英雄,只是一些会被生活淹没的人,和他们啮齿性的无力感。
这样的主题和前面写到的张悦然的《我循着火光而来》确有部分相似之处,人到中年,会看到很多“没有办法的事”,会不知不觉走进很多逃也逃不掉的困境。李静睿视野开阔,下笔细腻,读起来口感很好。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我和作者一样,也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沈书枝在这本书里不仅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也写下了很多很多和她一样的,那些未被说出和记得的人,他们的故事。
一本闲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青鸟故事集》,作者李敬泽。看书名,似乎是本小说,其实不是。这是一本介于历史随笔和幻想故事之间,介于读书笔记和学术研究之间的书。
它的题眼在“青鸟”,“青鸟”指向“译”这个字。整本书所注目的,正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碰撞。
在今天,我们早已习惯了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几百年前,当旧有的世界秩序开始松动,西方和东方开始接触并发生碰撞之时,世界是怎样的?这本书讲述的是马可波罗、是利玛窦、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之间的故事。
这本书,多是警句,关于艺术、关于文学、关于为人、做事,不是面面俱到,但是面面都可以观,可以谈,而且谈得有见地,有启发。教人佩服而喜欢。
读这本书,第一要事,是认字识词。我们中文走到今天,大家的词库好像都缩小了,表达也越发干枯。在木心的书里,见着那些潇洒富丽的词语,终于想起过去的好日子,原是自己把自己过穷了。
面对这本书,若是用那些“干货”读书法,不得要领。读此书,如朋友聊天,没有那么严肃,也没那么重要,只是谈谈,这里谈谈,那里谈谈,是是非非,你明白就明白,不明白,拉倒。如此,而已。
了解作家,有很多途径,第一途径是读他的作品。另外,也有年谱、传记等资料。除此之外,还有亲友、师生间的文章。比如萧红写鲁迅,汪曾祺写沈从文,都写得好看极了。
现在颇流行民国作家的八卦书,但由于不是第一手材料,读起来总是隔了一层。这方面《安持人物琐忆》就要高出一筹,不为别的,只因为人家是亲历。丘彦明的《人情之美》也是一本亲历的书,她曾在80年代任《联合文学》杂志的主编,那时她正年轻,台湾文坛也热闹,她因此交往了不少作家。
这些作家包括:台静农、梁实秋、叶公超、吴鲁芹、张爱玲、高阳、孟东篱、白先勇、西西、王祯和、三毛、王拓。
读这本书,丘彦明是半隐身的,她是作为一叶小舟,把我们引渡到那些作家身边。不过,他究竟不是隐身的。看《人情之美》,之所以有密集的喜悦,正是因为她的在场,让作家生动了起来。
这本书是张爱玲的遗稿,写的是一九四六年张从上海到温州去看胡兰成途中的札记。这一路,从上海到内陆,张爱玲一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为了胡兰成。
胡兰成不知道张爱玲会来,张爱玲是否知道她来了也是白来?我猜她隐隐地知道的,但不亲自来一趟,究竟不行。
这段札记写得很密,大概是新鲜经验,从前没有遇过,从火车上的诸多乘客,到乡下的景致人家,张爱玲没有丝毫放松,一点一滴全部记在纸上。
描写虽细,却并不繁琐,这就是功力,一方面是文字和视角贴得紧,没有缝隙;另一方面是文字本身有节奏感,读起来不会累。读这本书,完全是美好文笔的极大享受。
张北海,知道的人不多,但一了解,会发现很神奇。他不仅和大陆、台湾一干重要的作家、艺术家私交甚笃,而且还是张艾嘉的叔叔,叶嘉莹的学生。
当然,八卦归八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文字。第一,是他写了一本《侠隐》,抗战背景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值得一看。第二,是他一篇又一篇关于美国,关于纽约的随笔。这方面的文章,大陆也有集子。
不过,张北海几本关于美国的随笔在豆瓣评分都不高。我想,第一可能和题材相关,毕竟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对美国不怎么感兴趣。另外,张北海的写法也不符合一贯的中文审美,他文章不雅,也不俗,走的是知识趣味型的随笔路线。照有些人看来,会有点啰嗦,很多废话,但我爱的就是其中的废话和闲笔。
另外,他很难得的,捕捉到了城市的氛围。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一个人可以这么好的捕捉城市的感觉,并且找到如此多的切入口,一个点一个点的写过去,写成一本“美国文化生活史”。
我常说,散文最大的好处在于抓住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是个人的时间,也可以是更大的时间,比如时代,比如历史进程。不论是哪一种时间,只要写到极致,就可以留得下来。
而《羊道》和《冬牧场》则是两种时间的结合,当然还是一贯的个人书写,她说过“我的写作只与我的个人生活有关”,但是,它同时也包含了对时代,对一个更大的时间的记录。
“书淫艳异录”原本是叶灵凤1936年在上海《辛报》所开的专栏,从第一篇《谈猥亵文学》开始,越写越广,古代的房中术、等不算什么,“兽奸”、“露体狂”、“尸奸”、“”云云一个一个解说开来,观此书,可大大满足一番猎奇心理。
不过,其实,他所写的大多是性学研究的成果、人类学的发现,以及古代笔记小说的记录,并未有意引起人们的性欲,而更像是一种科普。如果真是想看小黄文,这书或许不能满足你,但若是闲时读读,还是很有趣味的。
这书与《书淫艳异录》颇有相似之处。叶灵凤写中国古代的文学,小白则从《哈姆雷特》中发现的双关用语,还原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元素;叶灵凤写,小白则写打屁股这件事情在文化中的变迁。
小白所关注的不仅是本身,还在于与文化的互动。小白眼界宽广,了解的多,看得多,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在芜杂中发现线索。所以,有时候读《好色的哈姆雷特》,还真有一种读侦探小说的乐趣。
这是今年很火的书。我们都不能洞悉未来。甚至,我们都不很清楚所有的事实。通过赫拉利的这本书,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一个被预测的未来,而是重新回望历史,和逼问未来的能力和尝试。
作者通过十二个关键词透析了可能会发生以及正在发生的趋势。虽然此书并未说出太多真正的新东西,而且一味的只朝利好的那一方面看,但了解技术带来的变化,作为一个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
如名所示,这本书是谈诗的。不过,作者既不像张定浩那样的散文书写,拿诗来渡己;也不像叶嘉莹的讲课,一首一首的讲过去。
江弱水这本书,颇有中国古典文论的意思。课题“博弈第一”、“滋味第二”的句式,靠拢《文心雕龙》的传统;具体的内容,也一直试图接续古典文论的评价体系,和西方理论作品很不一样。
一则:文字极好,读起来是大享受。文论也可以写成如此美妙的文章,非常难得,它或许不够系统、深刻,但优美、漂亮。如果谈论文学的文章本身写得不够漂亮,总是要让人心疑的。
三则:开放。旁征博引,用在这本书,非常合适。有时候,滋味就是比对出来的,能够知道什么和什么可以比,可以对,本身即是大难。而江弱水灵敏又广博,读起来很有满足感。
在杨照这里,读经典不是死扣字句,死扣文法,而是把时代读出来,把世界读得更宽阔更纵深。如此,我们才是自由的,典籍也才是自由的。
这套书,是杨照帮我们开了一个头,让我们不再惧怕经典,反而能在阅读中找到一种与原典亲近的感受。然后,我们自己出发,自己去读。总之,我读的心花怒放。
《认识电影》是一本帮助我们了解电影语言的书,它并不高深,所讲的都是基本常识。这是我第三次看,仍然很有意思。
说到底,看电影,是一个审美过程。审美是需要学习的。而电影中的美,有一些部分,就体现在电影语言上。想要获得审美上的最大愉悦,必须给自己补这一课。
作者试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一种罪恶?为什么在古代,反而不是一个问题?人们对于的态度,究竟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本书作者托马斯·拉科尔发现,18世纪之前,在西方人眼里基本上不算什么大事,虽然不至于推崇,但也没有太重的道德压力。基督教里虽然对此有所禁止,但并不严格。
据托马斯·拉科尔考证,直到1712年,才开始成为一个问题。而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去看书吧。
这本书是埃里克·霍弗对群众运动的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卷入群众运动?为什么群众运动总是会呈现出暴力倾向?是谁热衷于加入群众运动?
埃里克·霍弗比庞勒在《乌合之众》思考的更深入,读这本书,看让自己有一个更大的视角,了解权力运作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傻哈哈的成了炮灰。
我自己的书。仍然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一本小书,没有什么大道理,大发现,大思想,无外乎是一趟书的旅程,与一本本书的相遇和告别。
总是有留言说,我看书怎么这么快?答案有两个:1.我花的时间可能多一些。2.读的越来越多,也就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