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出版的大陆作家的散文随笔集,呈现出一派风格迥异、百花齐放的景象。一些随笔大气庄重,谈文化、论人生、忆往昔,娓娓道来;另一些则风趣幽默、辛辣诙谐,视线多停留在市井小巷和时下流行的文化事件上。前者多出自解放前出生的作家之手,命运的波折、岁月的历练给他们的作品涂上了凝重的色彩,代表性作品有《从维熙散文精选集》、蒋子龙的随笔新作《一瞬集》等。后者多是上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出生的作者创作的作品,其中,更多体现的是蔑视一切的自信,典型代表作有王小峰的《文化@私生活》和王小柔的《十面包袱》等。前者庄重,后者诙谐,这种创作风格的两极分化现象,成为随笔创作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孙犁曾说过:“老年人宜于写散文、杂文,这不只是量力而行,亦为延长生命之道也。”这句话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一些中老年作家偏爱散文写作的原因所在。老一辈作家创作的散文多被称为“老年散文”。虽然他们精力不比从前,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多有不便,却已历尽世事沧桑,尝遍人间百味。
从维熙的随笔中深藏着冷峻和沉郁。在“感悟人生”一辑中,他写《长安遗梦》时,说自己无法忘记古都西安,因为那里留下了他人鬼转换的悲欢。他第一次去西安时,还只能算是“半个公民”,被介绍去西安电影制片厂写一个关于煤矿娘子军的剧本,封笔近20年的他借此重新开始了舞文弄墨的日子。在西影,他完成了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突围,从“鬼界”重返人寰。
“大地描魂”一辑里,他在《走笔“秦坑儒谷”》和《面对“兵马俑”》中,也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西安。在兵马俑前,他称赞兵马俑的伟大发现,让世界震惊。在这两篇文章里,他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历史的辉煌固然值得炫耀,但不能回避历史上一些帝王的罪恶。往昔的辉煌不能代表历史的全部。
蒋子龙的随笔集《一瞬集》则是在不动声色地书写着“人之百年,犹如一瞬”这句话的真谛。蒋子龙在自序中写道:“倘能在一瞬间给阅读它的人带来些许趣味,我愿足矣。若清汤寡水或味道异常,令人厌弃,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让它消亡于‘一瞬’,也是《一瞬集》题中应有之义。”
他读史,岳飞的忠贞穿越历史的长空,引人慨叹不已;他省世,文人的穷酸、盲目追逐文化标志的“广场病”、人富心穷现象,都在他关注的范围内;他解情,公园里老年人构成的独特风景、美女的宿命、都市里的情场、战友情,都成为他描写的主题。
王小柔的《十面包袱》,收录了80余篇短文,延续了她一贯的“段子”写作风格,生活中斑斓多彩、富有哲理的包袱被她轻轻松松地一一抖出,小市民式的幽默文风一览无余。
王小柔写的全是小市民的生活。“露怯”、“老窝”、“小市民”、“煽情”,是《十面包袱》的4个专辑。她从普通小市民的视角入手,反观世界、社会和人生。《给车当孙子》、《假洋鬼子的光荣》、《不俗不过年》、《到底谁玩谁》,光看标题就能窥见文章中的小市民式的智慧和幽默,再细细一读,可不就是你我身边的生活。《给车当孙子》描述的是“车奴”生活;《假洋鬼子的光荣》中指出人们热衷于学英语,而“写狗爬字的人越来越多”。
《十面包袱》里多是一种温和、调侃式的幽默,而王小峰的《文化@私生活》则多了几分尖刻和犀利。《文化@私生活》是作者的第二本博客文集,收录了他的博客“不许联想”中2005年下半年至今的40多篇文章。
据王小峰讲,他脑子里每天都会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集结成文字,却发现不适宜在媒体上发表,便诉诸博客。但归根结底,这些文字还是变成了铅字,印发成册。不过,这本文集的题目却显得相当的“稀奇古怪”。文化便是文化,私生活便是私生活,文化私生活着实让人费解,且中间还加了个怪模怪样的“@”,更是蹊跷得很。
王小峰不忌讳暴露自己的文化私生活,他的文字也辛辣到了“不要脸面”的程度。他称恶搞泛滥为“恶之花开”,恶搞是无能的力量,有时候比批评更能一针见血。他认为,真正的恶搞不是瞎胡闹,不是为了恶搞而恶搞,而是带有智慧和超越原作的再度创作。那些为了恶搞而恶搞的文章只能让人恶心。诸如此类的文字在文集中随处可见。
“”结束后的最初10年,散文随笔创作迅速跟进其他体裁,不仅控诉、反思、追忆,还描述当前、抒发感情。巴金《随想录》的问世,标志着随笔创作的复苏。此外,汪曾祺、张中行则以修养、学识服人。汪曾祺酷爱唐宋散文和明清小品,他的文化随笔,谈历史论人文、栽花养鸟、品茶煮饭,无所不包。张中行则以老北大为蓝本,叙故旧,引经书,徐徐而谈。
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的“文化随笔”及金克木、范曾、贾植芳等人的“学者随笔”蓬勃地发展起来。它们在为散文争得光彩的同时,也造成了文体泛化的流弊。
应该说,新近出版的《从维熙散文精选集》和《一瞬集》仍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文。作家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对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人生抒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从维熙和蒋子龙的眼光更多是朝向过去的,但他们也对当今新事物保持着热情,比如,蒋子龙就曾细心搜集2004年之后3年的流行语,并加以评析,显示出对时代的关注。但总体来说,一些作品仍未完全跳出上世纪十年代散文创作的窠臼。譬如说,蒋子龙的《再读岳飞》,洋洋洒洒,近4000言,从维熙的《千年一叹读韩愈》,3000余言,均充满了理性和思辨,还是延续着宏大叙事的“大散文”传统。他们有意无意践行着“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欲罢不能。
相比之下,王小柔和王小峰的随笔集,以幽默诙谐见长,多了几分亲和力。王小柔的随笔多为报纸专栏文章,短小精悍,用小智慧和津味幽默介绍小市民的生活和烦恼人生。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采访王小峰后称他“喜欢拿艺术、文化和政治调侃,严肃显然不是王小峰的风格。王小峰或许是中国最受尊重的博主,正因为他几乎什么都不尊重”。由此可想而知,他的博客,弥漫着一种无视权威、傲视一切的自由和勇敢。他把在博客上留言的人称为“黑猩猩”,“黑猩猩”们不以为忤,仍前赴后继地留言跟帖。
王小柔和王小峰的眼光是瞄向当下的。装修、房子、股市、孩子入学,是王小柔的兴趣所在;星巴克、韩寒、王朔、火星文,是王小峰关注的焦点。这些话题到了他们笔下,愣是“庄重”不起来。在商业文化充斥的今天,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一部分人坚持着严肃、深刻的阅读习惯,但对多数读者来说,比起长篇累牍、振聋发聩、沉重的“大散文”,他们更愿意阅读短小精悍、风趣但不低俗的“小随笔”。(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