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Green economy:Does it include you?),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中国主题旨在呼应世界主题绿色经济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推广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人人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绿色消费。与传统消费不同,绿色消费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崇尚节俭、适度,是一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契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而且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实现绿色消费,必须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充分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及绿色消费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绿色消费贯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促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年一度的地球日是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更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日子。第3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黄宗理,就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题进行了采访。■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是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地球出现今天这样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它演化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人类的出现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中极其伟大的事件。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拿我国来说,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料和30%工农业和民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全国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业产值,占国民总值的30%,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无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与物质的生产和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去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因此,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实质上就是关爱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更加明确指出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提高公众资源与环境忧患意识,增强公众保护资源的自觉性、紧迫性和责任感。为此,确定今年地球日的中国主题为“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存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富裕程度的概念,还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界关系更加协调的内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这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土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3%、18%、25%。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而且资源种类不全,有的品位很低。我国水力资源紧缺,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更为匮乏。还要看到,长期以来,相当部分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紧缺的形势;资源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相对滞后,造成环境的恶化。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才出现资源、环境、生态等重大问题相比较而言,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过早地出现了。这使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面临的实际情况更为复杂,现实矛盾更为尖锐,时间上更为紧迫。因此,善待地球、保护资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作为公民,我们首先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认识地球演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地球上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等。
其次,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切实做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再者,要了解我国资源的基本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做文明、科学的现代人。应当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减少污水和固体垃圾排放,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不滥垦乱牧,做好生态退耕,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产等。
■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0世纪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武装了人类,使人类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着大自然,改造着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而改造着人类自身。但几乎在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环境问题。恩格斯1个世纪前就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刚刚结束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我们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首先要深入认识地球运动发展演化的自然规律,树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如近年来国土资源科技工作者进行的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将为我国经济、社会许多重大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提示了以黑河流域为典型的水循环演化模式,提出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将对揭示地球演化、生命起源、地震活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为建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促使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规律认识。
其次,科技创新与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科学技术水平整体低下和科学管理落后的困难局面。我们要加快科技创新,完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积极发展国土资源信息化的科技创新,推进资源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转变,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探测地球、调查资源的高新技术,充分认识我国资源禀赋,摸清我国资源家底,为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及时、翔实、可靠的科学依据;探索“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条件、生态影响着手,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加强研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节能、降耗新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水平和效率,此外,还要做好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科普宣传,促使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文明的资源观念深入人心,使珍惜节约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