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最美奋斗者胡福明:用一篇文章影响现代中国历史进程

  10月1日早晨7点多,胡福明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国成立70周年大会。他全神贯注地聆听了习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当电视直播到习高呼“伟大的中华人民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时,胡福明激动不已:“习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距离《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已过去了40多年,作为此文主要作者的胡福明,已从当年的中青年学者变为耄耋老人。然而听到习喊出的中国最强音,他的眼中闪耀着少年般的神采。

  1963年,胡福明在南京大学教授哲学,才华出众的他,不久就得到了南京大学时任校长匡亚明的赏识。

  1976年“”被粉碎,举国欢腾。渴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愿望,在人们的心中激荡!然而,“两个凡是”观点的提出,让胡福明陷入沉思,夜不能寐:判断理论、认识、观点、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判断是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历史上也经常按实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怎么能说句句是真理?怎么能搞“两个凡是”?这完全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是宣传个人崇拜,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

  胡福明判断,“两个凡是”成为阻挠拨乱反正的根本症结,只有将其破除,中国人民才能前进。然而,面对“要不要写文章,敢不敢去发表”,胡福明的思想斗争很激烈。

  反复考虑了一个多月后,胡福明决心撰写批判“两个凡是”的文章。“我是一名员,是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我看出了问题所在,就要大声说出来。”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胡福明决定单独撰写,不跟他人商量,免得连累他人。作为一个员、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要正本清源,还原马列主义、思想的本来面目。

  胡福明在撰写文章时,妻子因病住院。他把《马恩选集》《列宁选集》《选集》分批带到医院,边陪护边学习。在医院走廊昏暗的灯光下,他仔细查阅关于真理标准的论述,整理了数十条。写了改,改了抄,抄了再写,1977年8月30日,文章写成。

  胡福明把文章寄给《光明日报》编辑王强华。稿子寄出后,杳无音讯,胡福明心中忐忑。他不知道的是,从文章寄到北京开始,他一个人的勇气变成了一群人的执着。经过4个月的沉寂后,胡福明突然收到王强华的信,告知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已粗粗编了一下,文章提的问题比较尖锐,分寸上请仔细掌握,不要使人有马列主义‘过时’论之感。”

  从这时开始,这篇文章就凝聚了集体的智慧。除了王强华,《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以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都加入到稿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后来也到北京,在报社住了20多天。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不断修改,历时8个月。

  文章正式发表之前,杨西光找到胡福明:“这篇文章,是你起头写的,但是发表的时候,我们想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胡福明回答说,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能扩大文章影响,完全赞成。

  文章先在当年5月10日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发,第二天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新华社再向全国发通稿,《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次日转载。此时,胡福明心潮澎湃:写初稿的时候还是一个人战斗,到了定稿发表之时,已是集体的力量在推动。这篇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上世纪80年代,胡福明调到江苏省委工作,他仍坚持认为自己不是个官员,而是一个学者。他陆续写了《苏南乡村企业的崛起》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等著作,持续关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

  2001年,胡福明从省政协任上退了下来。退休以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理论上的问题。胡福明读书很认真,读马列原著尤为认真——他并不拘泥于原著上的词句,常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作比较,以自己的思考同别人交换意见。他在应邀作报告时,往往就讲自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意见。他还经常用深入农村乡镇、企业厂矿、苏南苏北、东部西部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形势,提出问题,发表建议。

  虽因年龄原因,胡福明的视力逐渐衰退,但每天的人民日报还是坚持要“看”。每天妻子都为他念报纸,国家大事可谓一件不落。“人老了,思想不能僵化。”在胡福明案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习谈治国理政》等书籍,都是他经常要翻阅的。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问题,并在思考中找到乐趣,“我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要求是什么,怎么实现、怎么发展。”

  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光明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各地媒体纷涌而至采访胡福明。今年9月,胡福明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他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北京领奖,省委书记娄勤俭也来到他家中慰问。“解放思想无止境,实事求是无禁区,改革开放再出发。”面对各方媒体和党员干部,胡福明一遍遍地宣讲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今天的胡福明,对国情、省情仍然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谈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全面从严治党,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谈提升江苏企业竞争力,谈科技成果转化……这位胸怀天下的知识分子,永葆着一颗与时俱进、乐于思考的心。

  10月1日早晨7点多,胡福明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国成立70周年大会。当电视直播到习高呼“伟大的中华人民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时,胡福明激动不已: “习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距离《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已过去了40多年,作为此文主要作者的胡福明,已从当年的中青年学者变为耄耋老人。胡福明判断, “两个凡是”成为阻挠拨乱反正的根本症结,只有将其破除,中国人民才能前进。”在胡福明案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习谈治国理政》等书籍,都是他经常要翻阅的。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