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劳湘雯)“这场讲座就像一篇娓娓道来的散文,让我这个理科生对评价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期待研究生学术周末开展更多这样培养人文化气息的讲座。”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2012级硕士研究生高韶勃在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地说道。
11月29日,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首届“中国期刊奖”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获奖期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杂志的执行主编、我校杰出校友汪惠仁做客我校第72期研究生学术周末,在范孙楼为广大研究生带来题为“浅论散文或文学的评价系统”的讲座。我校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张学正也专程到来聆听了该讲座。
张学正曾是汪惠仁在南开求学时的老师,听到自己的学生做客研究生学术周末,特地赶来了现场,坚持坐在后排观众席中,拿出笔记本,掏出钢笔,默默聆听,细细做着笔记。
“张学正老师是我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恩师,我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所做的很多文学坚持和选择跟张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汪惠仁看到自己的恩师张学正专程到来,十分欣喜,激动地起身向恩师鞠躬。
“不要以为文学评价系统只和学者、评论家有关,其实普通人在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心中也会形成一套评价系统。”汪惠仁告诉广大研究生文学并不神秘,人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常会运用到文学评价系统。紧接着,他又列举了周作人、张爱玲、蒲宁等中外作家的生平事迹,指出作家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的话语表达,不为强权外力所操控才能写出万古流芳的经典。他谈到,如今的文学评价系统缺少一种理性的表达,太多亢奋,要沉静下来接地气才有好作品,“生活在宏大视角的眼里,也许是在低处的,但是只要活出自己的特色,低处也自有其峰峦。”
“传统不等于旧,也不等于新的对立面。”汪惠仁指出在文学评价、散文评价系统中传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为我们提供了辨别新事物的可能,是影响当代艺术的基因。”他勉励广大研究生多去研读传统经典,把知识的根深扎传统的土壤之中,这样在评价文学的时候,评价你阅读的作品的时候才会更有底气。最后,得知到场听众还有不少是研究生校园媒体成员时,他还分享了《散文》的办刊经验和心得,“在校园里,你们学生办的刊物是最好的,思想最自由,刊物的内容和风格更仅仅自己内心想要的,在学校里办刊物,是一份非常难得的体验。”他鼓励在校园媒体组织里的研究生们再接再厉,坚守自己的理念,办出老师、同学们读了之后,能在精神上获益的刊物,并给研究生校园媒体的一些刊物写下“知常曰明”的寄语,祝福研究生校园媒体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