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有人喜欢问我们“你是从哪里来的?”而今而后,可以告诉他,我是从中文来的。中文是护照,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血统证明书,四声反切是乡音,方块是胎记,中国文学史是家谱。“君家任何处?妾住在横塘”,大家海内知己,一见如故。
中文,中文,我们是千丝万缕,千秋万世,千劫万难。中文,你是我戒不掉的瘾,看不够的风景,还不清的债,做不完的梦。
中文作家,最擅长使用中文的人,一切洋文皆为中文所用,一切古文皆为今文所用,人人尽一切聪明才智,化一切精神力气,才气大,集其大成,才气小,集其小成。
而今而后,有中文作协鼓励督促,发扬提倡,交流互补,躺着的人坐起来,坐着的人站起来,站着的人走起来,走着的人跑起来。中文中文,一条康庄大道,一条咸阳古道,一条通罗马的正道,一条你我大家的同道。今生今世,念兹在兹,勇猛精进,贯澈始终。
文化学者。厦门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于厦大台湾院从事台湾文化海外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研究30年,多次赴台湾、香港高校客座。厦大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隔海说文》《中华传统文化与台湾文化》《阅读台北女》《台湾当代散文综论》《余光中评传》《厦门新文学》《八十年代的台湾》《大陆对台法律法规》《台湾女性半世纪》等。合著有《台湾文学史》《台湾新文学概观》《文学评论概要》等学术著作及论文数十篇。散文集《陀螺人生》《窗里窗外》等。为京、津、穗、苏、鄂、豫、川、闽数十家出版社编选30余种台湾文学或文化选本,约800万字。
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现代新诗美学、台港澳暨世界华文文学。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世界文学评论》编委,《华文文学》编委。
出版著作《新月诗派研究》《从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台湾女性散文创作论》《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全球化与新移民叙事》和《中国现代诗歌选读》等5部,选编《刘荒田小品文精选》《刘荒田散文精选》和《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论文集》等多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开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江汉论坛》《人文杂志》《西北师大学报》《甘肃社会科学》《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海外杂志《红杉林》等刊物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相关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美华文学与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陕甘宁文学作品的整理与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等多项,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本名相南翔,教授,一级作家,深圳市作家协会顾问,两岸三地作家协会理事长。著有《南方的爱》《大学轶事》《前尘:民国遗事》《女人的葵花》《叛逆与飞翔》《绿皮车》《抄家》等作品,作品还曾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获庄重文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艺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第六届与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提名奖等20多个,短篇小说《绿皮车》《老桂家的鱼》《特工》《檀香插》分别登上2012年、2013年、2015和2017年“中国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