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散文特点_百度文库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的探究(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文体特点】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 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 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 散文, 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 取材广泛、 笔法灵活、 篇幅短小、 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 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 写人人物形象鲜明, 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 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 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 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 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 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 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 ,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 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 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 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 物,达到情景交融。 2.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 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 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 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 的具体事物, 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杨朔的多数散文, 矛盾的 《白 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 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刘白羽的《日出》等。 3.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 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 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 又有严密的逻辑; 既要以情动人, 又要以理服人; 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 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三、散文的特征 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 。所谓的“形”应指散文中 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 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的、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 情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 。例如: 《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 阐述哲理, 《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 《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 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 : “散文写作,在选材上 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 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 )的前提下,某些 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 时甚至是很必要的。??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 。 ” (韩少华《散文散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写作论》 )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 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取材的广泛性。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 是无所不包、 无所不有的。 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 斗争, 写经济建设, 写文艺论争, 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 录,也可以是知识 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 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 材。 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 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灵活性 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①结构多种多样 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 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 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 ;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 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 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 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 用叙述、描写和抒情。 ③语言运用自如。 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借用 文言词语和用法,方言俚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文言语辞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 “松 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用歌谣谚语的 如:朱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郦道 元《巫峡》中“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4.诗意浓郁。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 者感情的深度总是成正比的。 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 写 “我” 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带有浓 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灵的歌声” (高尔基) 。同时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 笔调。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5.语言优美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语言具有以下 特征: ①讲究文采。 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物的“画意” , 再现美好的形象。 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 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 “诗情” 和 “画 意” 。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极美的 文章来。即所谓的“家常风” 。如魏巍《我的老师》 。 ②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而议,时而抒 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飞,无不随心应手。 ③注重节奏。 句式富于变化, 有时骈散相间, 平仄相调; 有时长短交错, 张弛相映, 使作品富有音乐美。 6.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层次较少,结构不很复杂,但又具有选材精要, 言简意赅,立意深邃的特点。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 ” ( 《现代散文序跋 选》 ) 【读解规律】 一、考纲说明 考纲对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鉴赏中外 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 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 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并明确规定分为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等级考查。 从上述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散文阅读的要求是完全基于文章体 裁、结构、大意和主题的把握和理解。 二、明确散文文体特征 明白了散文的文体特征,我们在答题时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 如分析散文中的景物形象就不同于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因为其文体不同,写作目的也就 完全不同。 三、理清散文的结构特征 只有理解散文的结构特征,我们答题时才能完整地把握文章大意,恰 当地寻找出答题区间,全面作答。 在历年来的散文阅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所选的文 章都有深刻的内涵,而且结构也比较规范工整。我们通过对文章中时空转变,语意的并列、 转折、 层进等关系的把握, 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文章大意, 更准确地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例如高考题《创造宣言》第 5、6、8、9、10 段首都使用了“有人说:??,不能创造”的句式, 陈述了一系列的“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列的结构工整而有力。而第 11 段中则写到“所 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 创造之路迈进吧” , “所以”一词揭示了文章前后的因果关系,也暗示后面的一句话阐明了作 者自己对于创造的观点。再如今年广东省的高考阅读题《夕阳透进书房》中明显按照空间的 顺序来描写, 再比如高考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一文的第二段, 开头的 “在人群之中” 和段落中间“走出了人群”两个句子明确地表明了段落的层次。 所以我们也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通过勾 画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结构和段落结构,为全面理解文意打好基础。 四、要明确考点,看清设题的实质 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明确所答题目是要求我们理解概括, 还是鉴赏评价, 亦或是深入探究。 理解概括类题目多表现为概括作品主题和内涵、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 含意以及概括文中主要事物的特点,主要设题 方式为“是什么” “为什么” 。回答这类题目时,应抓住三个关键词: 结构、筛选、主旨。通过对结构的把握,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结合主 旨整合成句,亦可通过主旨验证答案。例如,2006 全国题《阳光的香味》第 3 小题“为什么 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 的含义。 ” 本题的答案分为三点: ①夜来香和昙花夜间开花, 其香味与阳光无光, 所以称阴香; 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 的观点。其中第①点是通过结构分析,在上下文中筛选出答案,第②③点从题目要求“联系 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出发,结合主旨整合而成。 鉴赏评价类型的题目主要表现为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形 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评价作品的价值和审美取向。这类题目完全基 于对文章的正确全面的理解。 回答这类题目时, 也可通过几个关键词准确作答: 手法、 内涵、 效果。明白该语句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通过对语意(表层义、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的阐述,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其表达效果。例如,2006 年江苏题《一幅烟雨牛鹭图》 第 1 小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 上说明理由。 ” 本题答案要求说明手法 (第一段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手法, 第二段运用了比喻、 比拟的手法) ,并举例说明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增加了画 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在考纲中对探究类型的题目解释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 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类题目往往表现为“怎么看” ,如 2006 年重庆题《说村落》第 5 小题“你怎样看待村落的 命运?”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同时也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的关 注,而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也就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回答时要结合文本观点和现实 生活,从中提炼出个性化的看法。 五、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无论完成哪一类型的题目, 都要规范严谨。 这其中包括术语使用正确, 观点表述明确,分析方法得当,阐述条理清晰,书写工整,符合字数要求等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