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第149期诗评和精华作品鉴赏合集

  这是一首缅怀母亲的诗歌,语言哀婉、情感充沛,前面四节用叙述的手法分别呈现出母亲性格的特点,从而刻画出一个女人对诗人生命的特别影响,母性代表一种感性认知,父性则代表一种理性认知,人类健康的灵魂建立在父性与母性的合体之上。但是母亲却是人开始认识生命的源头,比如土地、大海、森林……都会有一个实体的载体,父亲却没有一个实物可以对照,然而却是思维的另一个极端。而母性是引领世界前进的动力,这样对接使诗人对母亲的怀念拥有了一种真实的意义。末节诗写很独特,新颖别致的语言风格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顿号,也没有感叹号那一天,我走丟了”在时光的背面,我们看到了诗人对亲情的无限追忆,如果时光是一面镜子,最终就会让我们找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也许这才是诗歌所要诠释的线.

  这是一首夹叙的抒情诗佳作!读完该诗,本人也诸多感慨!我们每一个人在长大之后,都有一种回不去童年欢乐时光的无奈。特别是离开故土,去讨生活的人。开篇第一句,作者就亮出了一个诗味十足的句子——“山是走向天空的台阶”。漂亮!我在想,对生活体验不深的人是写不出这一句来的。接下来,是用明暗两条线索来叙述:朝圣路上,迎夕阳,欣赏美美的春景(明线)。其中“那棵白发苍苍的荔枝树”——我想,此树非彼树,背后一定藏着一段有痛感的故事(暗线:作者不说自然有苦衷)。究竟什么故事在作者看来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第二段叙述。“爬上去的童年/在颤抖的镜头中”——这个诗句也在闪光。与开篇第一句配合,就像是两只明亮的眼睛(诗眼)。接下来的叙述中,出现“叹息”“驻足”“望着天”等这些情感动词,情感的浓烈程度可见一斑。最后,是把前面的意象升华为“永恒”从而点题收尾。纵观全诗,作者娴熟地运用了诸多名词和动词意象组合,在情感表达上采用明暗两条线的方式层层推进,一直到抵达情感高潮的升华,而点题收尾。好诗!我点个赞。推荐大众读者阅读。3.小满时分

  这首诗写小满却又不完全是小满。“想活成你的样子,却发现已经活成你的样子”,这样的句子有着些许落寞和悲凉。这些痛难以回避,未来的路充满坎坷和荆棘,但是心中依然有希望,身体里还有坚强。就如同我们的生活,有苦难,也有幸福,“破碎而完整”,不需要语言,就可以感受到一切。4.小满时分

  小满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作者这首小诗直入主题,雨多的江南,渐渐丰满,给人一幅绿叶茂盛,江南鲜花飘落的画面。第二段写江北的小麦低下头,孕妇般羞涩,蛙声的鼓动,一场雨,又是一幅江北的画面。第三段转向情感的抒发,小满的姑娘开始登场。最后一段荷塘,荷花,麦穗饱满的话。丰满,膨胀、低头,鼓动,登场,欣赏等等,动词的运用,拟人的手法,是文字,是诗活了起来。一首小诗四句话:小满时分,满地乱象;小满时分,一场雨更比一场雨大;小满时分,小满的姑娘开姑登场;小满时分,小河流海洋。我也送给作者四个字:我很喜欢。5.小满时分

  经过了一冬的打磨,和春天的芬芳竞艳,一切纷繁嘈杂归于恬静安详。小满时分,花开荼靡,果实还不见踪影,正是俗话说的青黄不接之际。但蓬勃的生命正是在这寂静安详里怒放,世间所有生命都在孕育生长。诗人丁翠华的《小满时分》就是描画这一特定时节的一幅生命画卷。没有暮春的伤感,没有夏初的迷茫,有的只是生命的渴望和追寻。诗中,作者自己没有出场,也没有旁白,而是剪取了诸多意象,用意象说话。她把不同的静态和动态意象安置在四个不同的、正在趋向饱满的生命空间里,展示着一种蓬勃向上的信仰力量。作者设置的每一个空间都不是平面图景,而是富有生机的立体。一是从田野到天空,麦浪小鸟老牛。二是打谷场及其有关事物,低处的油菜春蚕,高处的枇杷石榴。三是池塘,深处的蛙鸣,水面的荷叶,飞翔的燕子。四是由老翁村姑白云清风组成的天人合一的优美意境。可谓全诗诗意的诠释。一首诗的美,最重要的不是作者说了什么,而是怎么说。可以说,诗人丁翠华是善于写景的。而我还想说的是,她似乎不经意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点线面,天地人合一的视觉形态,不可谓不美!

  这首作品,诗人从母亲满脸的皱纹,写到自己眼角的皱纹,发出感慨,无论怎样,时光都不能阻止皱纹蔓延。皱纹不仅是生命自然的表象体征,也是岁月经历的沧桑。唯有坦然面对,放下所有的羁绊,笑看人生的潮起潮落。尾节立意积极,阳光向上。从一种物体表象写实,激发出作者内心的愿景,并用至情至性的语言表达,来阐释主题,有同感。精华作品105首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