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所在,是一栋毗邻苏州河的清水红砖的老洋房。走进文化中心大厅,木制的楼梯在客厅中央,厚实沉稳,四周无窗,颇有历史的神秘感。原来这里曾是张爱玲的故居,张爱玲离我们并不遥远!
张爱玲旧居位于康定东路85号(原麦根路313号)。麦根路以英国人麦根名命名,1862年(清同治元年)修筑,是英人太平军在田野中开筑的一条军路,路形多处曲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麦根路及其四周马路两边各种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至1930年代前后,各种花园洋房、石库门弄堂、新式里弄蔚然成型,众多染纺织厂、保温瓶厂、日用化学品厂、煤球厂、无线电厂、霓虹灯厂……也分布其间。1947年麦根路改名为“淮安路”,1959年石门二路至泰兴路的麦根路改名为康定东路。最终麦根路成为一条历史悠久、路名变化复杂、建筑形态丰富的马路。
而早在1896年之前,清朝大臣李鸿章就在麦根路创建自己的“鸿章纺织染厂”,置办自己的房产。多年以后的1920年,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即后来成为上海一代才女的作家张爱玲就出生在麦根路313号李鸿章的老屋里。
这幢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四层清水红砖老洋房,是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李鸿章给女儿的陪嫁。建筑南立面有连续的券窗和大型水泥台阶、雨蓬、晒台等,屋前原有花园,现已不存。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在这座老宅中出生,并度过了两年幼年的岁月。1922年张爱玲2岁时,父亲张志沂(字廷众)为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母亲黄素琼(字逸梵)是一位新潮女性,而张志沂是旧式遗少,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了其婚姻生活的不如意。
1924年母亲黄逸梵随小姑子即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一起出门远行,漂洋过海赴英国留学。8岁时,张家又从天津搬回上海,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阅读中国古典名著。1930年,张志沂与妻子黄逸梵离婚,10岁的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后来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于圣玛利亚校刊。1933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
1934年,张志沂与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蕃结婚。张爱玲与父亲之间的和平关系就此终结,父亲曾把张爱玲关在一个屋子里长达半年之久,后在保姆的帮助下离开了这个让她窒息的家,逃到了开纳路(今武定路)母亲那里。也许童年的她,便是常常趴在这里的某一个窗台上,默默地看窗外那些人和那些事。
热衷于阳台俯瞰的张爱玲同样喜欢守在房间里听“市声”,她在《公寓生活记趣》那个著名的段落中说:“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驶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苏州河边喧嚣的“市声”,是否曾给这位经历着家庭动荡的敏感少女带去过慰藉。
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姑姑迁居至更为人熟知的、位于赫德路(今常德路)上的爱丁顿公寓(今常德公寓)。
2009年张爱玲旧居改造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文化活动中心。张爱玲家人居住过的房间分别成为文化中心的评弹书场、剧场、图书馆、活动室和办公室、青少年科技探索馆、张爱玲书屋、健身房、公共图书馆等场馆,图书馆建筑面积520平方米,藏书25000册。中心常年开设的“武定书场”,在上海滩小有名气,是本市长期开设的评弹书场之一,满足了广大评弹爱好者的文化需求。中心每年举办各类活动500多批(次),活动总人数近30万人次,年活动数和居民参与人数均呈上升趋势。
文化中心还在这里特辟“张爱玲书屋”,简单的几样老家具和一些照片,还原了张爱玲当年的读书氛围,书屋里还放满了张爱玲的著作和各种研究张爱玲的书籍。张爱玲早已成为老上海的一个文化符号,因此在张爱玲的书屋里读张爱玲别有意趣,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使这个老上海的文化符号在张爱玲作品的“原乡”绽放。张爱玲的旧居变身为社区文化中心,使得更多普通人走近了张爱玲,旧居便成为远近一个“活动”着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