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基本知识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 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 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 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 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 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 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 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 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 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 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 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因此 散文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 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 艺性文体。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 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 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xié)取日常生活 中的一个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 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 眼泉、一朵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 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 文常用象征、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 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 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 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 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 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 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2.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 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 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 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这 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3.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的 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这类散文 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 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上下几 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 随意选择,精心安排。“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 灵活多样。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 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 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 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 为中心思想服务。 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 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借景抒情:借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有时先单纯写景, 然后抒情;也有时在写景的字里行间,包含了深厚的 情感,即情景交融。 象征:通过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 想和感情。运用象征手法必须通过具体的形象,因为 具体的形象才能使人产生联想。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 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 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 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 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联想和想象: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可以由 时间、空间上的相邻或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引起联想,也可以 由事物间的相似特点引起联想,还可以由事物间的对立关系 引起联想。 衬托: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反,以其中一些事物做陪 衬,来突出要描写的事物和要表达的思想的一种写作技法。 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条件来衬托事物,叫正衬。是同一方向的 比较,目的是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反衬是利用事物间的相 反条件来衬托事物。它是反方向的对照,以丑衬美。 ★衬托不是对比,衬托中两事物主次分明,对比中两个对 立面是平等的;衬托的目的是突出主要事物,对比的目的是 互相生发,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