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布过系列贴,共48个,主要是想和大家讨论我的每一个观点。此次不提供链接,详情请进入我的主页。
现在发布完整版。本版本不是简单的系列贴连接,也不是我各个核心回答的简单编辑,而是我耗费许久整合完善的全文。
先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离完美有一些差距、存在若干缺陷、故事精神符合我的想象和审美、我非常欣赏推荐的国产3D动画电影。
相较于一部商业电影,我更愿意将其看作同道之人的一次自我表达。至于追光创作团队是否如我所想,目前不得而知。
我至今只看过四五十部电影,去电影院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我的喜好较为狭窄,只选择觉得会感兴趣的才去花时间。
我几乎不评论电影,因为我只关注我认可的,我也愿意花时间去分析优缺点;我不喜欢的,无论是好是坏,都与我无关,我从不关注,更不会评价。
第一次知道《白蛇:缘起》,有可能是很久之前,闲来无事之时浏览尚未上映的电影,无意中发现。当时应该也没特别留意,想着既然是国产动画,好像还和《白蛇传》有关,那就先标记一下,万一上映时闲情一起,可以借此打发时间。然而撇下手机之后就基本忘了这一出。
直到正式上映的那天,心情郁闷烦躁至极,想着去电影院缓解缓解,于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真正发现了这部电影。当时除了《白蛇:缘起》,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可以引起我的兴趣,恰好我也愿意去电影院看,不过当时的态度和之前一致:仅为了“国产3D动画”和“白蛇”这两个元素,也以为不过是借所谓的国漫风靡之势的一次回答。买票时,我还斟酌了许久,最终找了一家距离不远、时间合适、价格也不算贵的电影院。许多人都是被B站UP主的自发宣传吸引的,而我则是看完电影之后才偶然在B站上看到如此盛况。所以,看电影前我从没接受到无论何种渠道的推介,几乎毫无认知,只知道评分很高,连简介都没仔细看。
第一次看,是初九下午。那天人不多,我还想着一部刚上映的电影就没有人气,也是有趣。开场之后我一直没有情绪的波动,只是觉得不错,却不是很惊艳,甚至在一些明显的伏笔之处还想着这样的处理太过简单。半小时左右,我也仅仅感觉这电影符合我的口味,似乎可以再看一遍。出现制作人员列表时,观众走了一大半,只剩下两三个人,而我沉浸在剧情中无意离开,不料等来了彩蛋,直到《缘起》曲终我才离场。出了大门我还有些魂不守舍,觉得这电影真不错,所以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第二天的票。当晚一直回想着剧情难以自拔,又想看看评论,但一想到免不了诸多喷子、黑子和自以为是的差评,为了不破坏心情也就忍住了。不过,二刷之后我还是关注了几乎所有的渠道和平台,最终也在知乎上贡献了不少回答。
从二刷开始,我就再也没有考虑过票价,只要时间合适就毫不犹豫买。看得次数越多,越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回家之前看了四次,只有第四次带了一个同学;回家后,过年前我看了八遍,过年后截至官宣正式下映前的最后一天,我又看了四遍;密钥正式到期的最后一天,我家乡还有一场排片,但我远在外地,就只买了一张票。总计16次观看、18张票,贡献了六百余元的票房,称得上核心“白开水”了。和出色的拥趸相比还是太弱,毕竟一方面瞒着家人,另一方面我也没怎么给朋友推荐。
在看《白蛇:缘起》之前,我几乎不在各社交平台上花费时间,但现在每天还是会花个十来分钟看一看。最为遗憾的,便是从微博上得知,我算比较晚接触到的那一批了,已经错过了不少前期的精彩,连点映这么值得纪念的事情都毫不知情,着实可惜。
前文说过,我因为国产、3D动画、白蛇等原因才选择去电影院,但之后多次一个人买票是因为我非常想再看一遍,也不必呼朋引伴。我个人非常希望、也非常喜欢看到国产3D动画电影,这是一大前提条件,但我欣赏这部电影的原因远非这几个元素能总结的。不特意区分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仅从我想谈的几个方面一一阐述。
满分100分,1分一个台阶。出于共鸣感和喜爱之情,我给满分,实际上,我最低也会打93或94分。电影有我认为的明显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会扣分,但即使把这些缺憾弥补了,客观上我也不会打满分,因为没有完美的存在。
虽然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我不喜欢比较,无论是同类型还是相似的主题。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确有一部分是因为曾经所有的白蛇的故事,无论是故事的情节走向还是角色的内在和外在形象,都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程度,整体而言,只有《白蛇:缘起》符合我的审美。不过,我也无意和曾经的所有作品深入比较。所以,《白蛇:缘起》仅仅和我心中的想象和希望相对比。
一部优秀电影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但我只是普通观者,所以只阐明在我的理解中,《白蛇:缘起》在视觉(角色建模、画面)、听觉(主题曲、原声、配音、音效)、核心(人设、剧情、台词)等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此外,我还想着重分析一下细节和令人感动之处,多角度地覆盖整场电影。
我始终认为,动画只是一种表演形式,和线D动画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我最欣赏的一点便是其力求真实,但又有别于现实的真实。我认为,如果技术足够先进,3D动画是最能在写实的基础上直接表达作者想象的手段,完全把控角色的整体形象和全程的细节,超越现实又不脱离,能将一己之见的无死角的美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实现一切的有机统一,我想可以称之为最具艺术感的完美真实。所以,我最希望看到的作品便是3D动画,至少在这一点上,《白蛇:缘起》肯定没有减分。
整体而言不是非常写实,偏向简约和理想化,不会桎梏于过多的细节,尤其是面部和皮肤。正如前文所言,3D动画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这一点很正常,但我一直有两点疑惑:如部分网友所说,是否现在的所有人物建模都是东西方元素大杂烩,比如不同人种本应有不同的面部骨骼架构?另外,能否做到比现有的建模更贴近现实的真实且更赏心悦目?我不清楚,但我觉得《白蛇:缘起》在这一点上没令我失望。当然,这不是顶峰。
第一印象,人形小白没有让我感到惊艳。一方面,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认可的绝色美女形象(100分,满分)究竟如何,但我认为小白没有达到。另一方面,虽说小白整体是按照中国特有的古典审美来构建的,称得上“窈窕淑女”、“美若天仙”,但不可否认或多或少有些洋化的感觉。第一眼大概90分,看久了会上升到95分左右。若要超过95分应该要重新建模了,而且难度非常高。我认为,95分以上,每多一分,难度增加不止一倍,远高于90分提升到95分的难度。
大眼睛是我认为最具争议且最值得争议的部分。一方面,国外许多3D动画作品的角色都有夸张的大眼睛,不可否认,人形小白有洋化的嫌疑,至于是否有其它的不妥之处,我无法总结出来,但我很想知道;不过,我觉得不违和,和脸型比较配。另一方面,大眼睛是否有可能是3D动画的必然选择?更接近真实的眼睛比例和大小会有怎样的效果?会不会比成熟且流行的大眼风格更富美感?这也是我非常想了解清楚的一点,但作为完全的外行始终不得要领。同时,几乎不曾见到有人分析眉毛的建模,姑且先和眼睛放一起讨论。我对眉型一窍不通,只知道样式颇多,我难以分辨,应该没有不喜欢的种类。实际上,眉毛并非我关注的重点,所以无法评价。总体而言,此处争议见仁见智,也称不上举足轻重。我能接受,但也支持完善,这也是从90分上升到95分的原因之一。当然,小白是修炼数百年的蛇妖,可随心所欲化成人形,由此看来似乎就部分规避了建模失实的风险。
个人认为,小白的半人半蛇形更出色,打分可以突破96分。江面一招击杀常盘是惊鸿一瞥,塔顶对阵小道士更是不负“绝代佳人”之谓,尤其那几个慢动作锦上添花,每次看到此处总能心中一荡。即便是地宫道观中,颜值也没有下降多少。除了生离死别的前世结局,整场电影最期待和最喜欢的片段就是这几个场面。小白实在是太漂亮了!
完整的蛇形自然要逊色不少,毕竟我还是更喜欢接近于人的形态。和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电影中的绝大多数蛇相比,小白也是形貌出众,再加上设定本就偏向于仙,后期又有些化龙的意味,故而有超凡脱俗之感。从个人角度而言,见到这样的蛇,我想我应该和许宣差不多。
小白的表情和眼神很生动丰富,我认为做得很成功。最多的是蹙眉,其次是战斗状态,最少见的是笑容。本身就是个美人胚子,冰肌雪肤、亭亭玉立,一颦一笑更添韵味。一袭白衣、飘飘发带、一双凉鞋,确实有一股仙气。总体而言,小白的容貌和外形设计深得我意,柔而不弱,各种状态都能轻松驾驭,可谓恰到好处。小白的形象接近完美,这正是我认为曾经所有的作品都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程度的一大原因。
许宣的建模我不是非常认可。肯定称不上帅、美、漂亮,侧颜不如正脸,只能说不丑,好在很耐看,看多了还是很不错的。初期8分左右,最终约9分。追光给了很多正脸,整体气质上比较符合潇洒阳光的人设初衷,但我个人对于“令狐冲”的理解不同,觉得许宣和令狐冲并无一致,所以不比较。感觉从头到尾许宣的表情都没有小白的丰富,而且构建上不如小白的生动,所以我对许宣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把握没有对小白的那么深刻,当然也有可能是异性相吸的缘故。同样,许宣的眼睛和眉毛也略微放大,但没小白的那么夸张,看上去更真实。乍一看,许宣还是比较瘦弱的,但从表现上分析,许宣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太过强大,结合起来比较违和,但无伤大雅。整体而言,我可以接受,但认为值得改一下。
小青是另一种风格的美女,英姿飒爽,还有些天真冲动、古灵精怪,和小白一样很理想化和艺术化,非常吸引人。我只关注绝对的主角,但小青也让我眼前一亮,毕竟美女也有很多种类。小青的人形出场次数不多也不少,和小白的人形相比,颜值上不分伯仲,只是类型不同罢了。服饰上和小白如出一辙,只有颜色的差异,很是漂亮。小青的半蛇形就不如小白,毫无仙气,而且色调偏暗,但很符合角色本身应有的属性和气质。单从建模上说,我觉得小青很好,我很满意。
肚兜是个原创角色,从配音来看,转世成了姐夫。仔细分析两者的面部,非常相似。也就是说,肚兜的建模很成功地把人和狗的特性结合在了一起,没有违和感,非常可爱。而且肚兜的表情也相当丰富。但也有人指出,这个角色的形象似乎借鉴了迪士尼的风格,想想确实有相似之处,无论是外形、表情还是设定。在我看来,这样的选择没什么问题,如果能完全避免掉自然更佳。也有人指出取名肚兜实在大跌眼镜,我不置可否。
老狐狸是另一个原创角色,形象设计很巧妙。人脸别具一格,高度利用了女性角色都是大眼睛这一设定,眯眼、正常、睁开等不同眼形很契合场景和心理,配上嘴型等细节,万般变幻,神秘莫测,非常有趣。其肢体动作也极具特点,对于塑造其妖媚、神秘的小姑娘形象大有裨益。本相是一个标准的狐狸脸,有趣的是人脸和狐狸脸相向共存,如此设计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我认为,这个原创角色的建模非常成功。
三大反派——双头蛇、国师、小道士,还有两个存在感略低的蛇妖——常盘和探子。我对于反派无感,外形如何我都无所谓,若强行分析,应该说建模不错,符合角色本身的性格和定位。唯一让我意外的是双头蛇,第一次正式出场是躲在完全黑暗的洞穴里,露出两只眼睛,现出人形前出现另外两只,我一开始更倾向于这是一条多目蛇妖,没想到判断失误了。巨蟒化后也不出戏,在我看来应当可以如此。总之,反派的建模不草率,细节上也不弱于其他重要角色,也是不容易。
我不知道是现实技术所限,还是有意节省成本,路人建模的虚幻感强了不少。比如村民,看多了就有种高画质游戏感,建模细节上明显缩水了不少,除了几个出场多次的勉强还算正常,其他就是小公司的制作水准。还有士兵,装束打扮据众多网友称参考了“翼骑兵”,若真是如此,我觉得风格极不协调,值得改动。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无关紧要。
结合不同的视觉角度,我觉得人物建模有些飘,似乎从头到尾不完全是同一个模型,不像真人那样有同一性。有传言称长达两年的制作过程中团队经历不少的人员变动,或许真是如此。单就说许宣和小白,尽管角度各异、表情多样,我始终感觉正脸和侧颜都不恒定,即使全部归一化成相同装束下从固定角度看的相同表情,也必定有所不同,导致颜值有小幅波动。尤其是许宣,我一开始觉得只有8分不仅因为其长相没有达到帅气的标准,还因为脸型和光影效果的变化比较大,有不少画面实在有些难以接受。比如让我感觉最奇怪的有两处:许宣清唱《何须问》结尾,嘴型很接近2D画风,也对不上台词;小白说“因为,我记得”时,侧颜和之前有很大不同,感觉很不真实,不仅有较大的洋化嫌疑,甚至还有强烈的硅胶娃娃感。当然,这也可能是我阅历太少,想象匮乏导致的。
在我这种看动画不多的人的眼里,《白蛇:缘起》的人物动作已经接近逼线D动画的劣势之一就是角色的动作、面部表情会显得比较僵硬,和真人老戏骨比起来肯定不如,但是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的是极具诚意的,值得称赞。
总体而言,《白蛇:缘起》的建模我很喜欢欣赏,静态和动态形象偏重于艺术化和理想化,我很满意。更进一步,我个人非常希望看到艺术化、理想化和写实比较完美兼容的建模,比如静态和动态形象的各个理想的细节比例在现实中是理论存在但找不到共存的,如此便可利用3D动画技术实现,只是不知这样的操作是否存在。
3D动画方兴未艾,有诸多不可替代的原因。我认为最直接的一点便是画面与众不同,既有别于真人演绎的完全真实,又不同于动态化的原始静态图像。3D动画需要计算机辅助构建场景和物品,故而无法和真实像素级相同,又是动态展现,十分考验软硬件能力和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最直观的区别体现在立体感和色彩上。我作为普通观者,完全不懂相关概念,对专业术语一窍不通,只说说我的直观感受。
电影整体而言没有游戏的粗糙感,空间立体结构符合逻辑不突兀。无论是山石草木、花鸟鱼虫,还是亭台楼阁,都接近真实,又比真实显得更漂亮、更和谐。色彩的选择偏向朴实,不求剑走偏锋的绚烂,用常见的现实色彩构建实现比现实更瑰丽的效果,所以部分场景和其它3D动画作品相比似乎更灰蒙蒙一些。所以,场景自始至终都看着比较舒服,立体感和色彩的应用在我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不像一些不重要角色的建模以及人物动作水准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追光在众多大场面美景的描绘上不惜浓墨重彩。洞穴除了略显昏暗以外,和外界相比不遑多让。整个捕蛇村的范围内处处绝佳,称之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都不为过。江面一路行进,如同置身三峡,山水景色美不胜收。破旧的佛塔陷入密林之中,本身很寻常,但坐在塔顶飞檐上,阳光普照,极目远眺别有一番风味。追光团队曾实地考察了不少地方,效果显著。这几处美景都可以说有实有据,在真实的基础上展现了绝妙的山水风光,和美人真情相映成趣,妙不可言。我相当喜欢。
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水墨风格,算得上首尾呼应,有画龙点睛之效。尤为讨喜的是,不做作、不违和。小白近乎走火入魔,场景切换和风格转变得非常巧妙,两种美的配合天衣无缝,此间妙处不言而喻。片尾单屏和电影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关联,不过是把曾经的《白蛇传》的几大经典段落用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一遍,算是回忆杀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几段我看着非常舒服,赏心悦目。
除了水墨风格自带意境之外,江面的场景也提供了良机。烟波浩渺,风平浪静,小船在山谷间曲折的江面上缓缓前进,配上对应的原声,此刻情感主线的推进就显得非常有感觉,观者的代入感和共鸣感会非常强烈。之后和谐清新的基调突变,画面转入阴暗,惊涛骇浪之间依稀可见似有不速之客。本已惊心动魄,画面突又一转,曲调一变,昏暗平静的江面浓雾不散,两船对峙,铮鸣之间杀气暗涌,这种独有的武侠韵味实在太令人叹为观止。节奏也不拖不赶,又立即开始见招拆招,一段扣人心弦之后突又停顿,慢动作的运用恰到好处。动静结合、舒张有序,紧促和平缓的气氛交替的时机掌握得很好,这种意境是我向来喜闻乐见的。还有朝阳下的佛塔,许宣和小白互诉衷肠,无论是色彩还是台词、原声以及背影和风铃的特写都很应情应景,尤其是台词的节奏和内容,与原声同步的抑扬顿挫,妙不可言,气氛和情绪的渲染达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3D动画的制作在解算上耗费颇多,比如水流和每一根毛发的运动,需要极高的软硬件和时间成本。纵观整场电影,许宣和小白获得了主角应有的待遇,发丝和衣衫的运动都符合现实规律。此外,从肚兜毛发的拂动也能看出追光的实力和诚意。或许是目前的最高水准,印象中玄机和铸梦也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至于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如何,我不得而知。当然,这些都已经是优秀3D动画作品的必备了,我认为不必过多称颂。
此外,如永州城、佛塔、地宫、船等,明显参考了古代建筑风格,细节把控得很精致,基本重现了实际情况,在场景的立体配置结构上也符合现实,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效果和诚意在国产3D动画作品中不多见。
虽说这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但其动作场面也颇为新颖,设计之巧妙不输于动作类影片。满打满算,有三大两小:小白刺杀失败,受制于小道士;塔顶小白小青对阵小道士;捕蛇村多方混战,历时最久,也最复杂;江面小白绝地反击常盘;小青怒杀许宣为小白所阻。
修炼、斗法是中华特有的概念,和道教、修仙等世界观密不可分。电影中的打斗场面基本由阵法、符咒、法力等独有元素组成,充满了东方神韵,展现了中华道教文化的部分精髓,其神秘与博大精深可见一斑。我非常喜欢类似的动作场面,《白蛇:缘起》这次满足了我的设想。而且,电影大胆设计了不少动作形式,有机结合了多种元素,非常得流畅和谐,颇有种推尘出新之感。有来有往、快慢结合的打斗酣畅淋漓,节奏迅疾而不跳脱,经久而不拖沓,不可谓不拍案叫绝。
除了打斗场面,还有一小处动作设计——小白的飞跃。作为对许宣不了解自己的回应,小白特意飞上了悬崖。所有动作不外乎直上直下,以及利用石壁借力转向等,的确比武侠的轻功和腾挪枯燥乏味得多,我也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但符合小白的特质。从另一个角度说,法力肯定和内力不同,气定神闲、飘逸洒脱才是正解。我认为如果没有构建好存在修炼、法力的世界观,还是避免超现实的动作设计,否则显得突兀和不伦不类,而且很难有美感,似乎追光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官方似乎只有两首能竞争一下主题曲的歌:《缘起》和《何须问》。我认为都是主题曲,不分轻重,我都非常喜欢。
《缘起》作为片尾曲和推广曲,本就是《白蛇:缘起》的主打招牌之一,再加上人气歌手周深的演唱,深受大家的喜爱。我第一次听是首次看电影时无意间等到了彩蛋结束,当时开头的旋律不能吸引我,还想着这么好一电影,这片尾曲似乎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随着旋律的一步步表达,我发现其内涵丰富、情感深刻,完全颠覆了我的第一印象。电影看多了,情感上理解得更透彻,《缘起》也就愈发动听了,词和曲非常棒,尤其是副歌部分,着实催人泪下。我始终认为,副歌最后一句“来世聚散,山高路遥”最令人动容,歌词预示着这是一种求而不得的近乎绝望的希望,同样也可以理解成生死与共、白首偕老的决心,而旋律不仅饱含着一种直击灵魂深处的悲痛的力量,还看似平淡简单,实则复杂异常,难以言表。词曲相辅相成,实在情难自已。有趣的是,当初我不以为然的开头,现在反而更吸引我,每次听都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尤其是每次在电影院等到彩蛋结束,《缘起》声起,顿时头皮发麻,不仅在遗憾这么好的电影居然这么快就结束了,也是因为沉浸在剧情和情感中,不由想起这短短90分钟的所见所闻,似乎有一个死循环,始终跳不出故事所带来的百感交集,却又难以抽丝剥茧一一阐明。很多次都是只剩我一个观者身处空旷的影厅,若干保洁人员例行打扫,不由感叹知音难觅啊。也许,完整地听完一首歌会比只听了前半段更能准确判断吧。相较于普通版本,我更喜欢《缘起(前世今生版)》,感觉更有震撼力和共鸣感。开头增加的15秒的哼唱绝对是锦上添花,再加上前奏、间奏和尾奏三处点睛之笔的剧情台词,情感上就已经比普通版本细腻丰富得多。MV中规中矩,没有惊艳到我,但也配得上这首歌,也能感动,值得欣赏二字。其中有一个细节我非常喜欢:“临近结尾,许宣和小白坐在佛塔顶层的飞檐上,画面切换,小白孤身一人。曲终,人散,这一世,终究再无来日,剩一人魂销。朝阳无限好,可惜似黄昏。来世聚散,果真山高路遥。”实在令我感动。
《何须问》没有《缘起》撑门面的重任,但其地位也不遑多让。歌词很短,取材于三首古诗,我看本意偏向于潇洒豁达,但也能看出一些感慨人生无常的落寞。我认为,《何须问》真正出彩的地方是其旋律。相较于歌词的不悲观,我觉得旋律所表达的核心还是悲苦,极易深入人心,正是许多感动的一大推动力,深陷其中必然情难自已,我非常喜欢。许多原声的主体都是变调的《何须问》,但无论如何变调,都去不掉深植其中的悲韵,最多只能加入不少温馨甜美冲淡一下愁绪。除了船上许宣教小白唱《何须问》时乍一看没有悲愁,其它片段均是压抑或催人泪下,而这一段和人设、现实处境以及前世结尾联系起来,我想甜蜜之下也是满满的痛苦,曲调实在是太贴切了。最悲怆动人的是生离死别,此刻的三段原声,无一例外都是《何须问》的旋律。可见这首主题曲的确意义非凡。歌词的短和旋律的可重复性,颇有些类似《沧海一声笑》,我觉得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灵感和妙处——“大乐必易”。
原声带目前只有QQ音乐收录专辑,总共22首,除了《春问(彩蛋曲目)》和《何须问(银临版)》,其余均是郭好为创作的纯音乐。
《春问(彩蛋曲目)》完全是电影原声,不多不少,我很好奇这就是全部还是另有内容?我总觉得没有完,莫非等着续集才补全?完全的清唱,足见功力深厚。
《何须问(银临版)》把电影中许宣清唱的《何须问》补全成一首完整的歌,并由古风圈知名女歌手银临主唱,郭好为在最后的副歌部分和声。我并不是很推崇,因为我认为这首完整的歌并没有在感情方面胜过电影中的片段,甚至还略有不如。或许是旋律在电影中出现了多次,承载了太多情感的起伏,所以显得完整的歌反而削弱了感染力。只能说,纯音乐实在太出色。
20首纯音乐几乎覆盖了整场电影,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是《在山间》、《逆风行》、《缠绵》,以及以《何须问》旋律为基础变调的《夜静窗前》、《不妨不妨,来日方长》、《记得,真好》、《诀别》。每次听都情难自已,虽然不似看电影时还有画面的直接视觉冲击,但纯粹的纯音乐也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能让人回想起对应的片段,然后深陷其中,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单凭这几首纯音乐,我就觉得这电影感动人心,值得回味。不过,我总认为二胡比提琴更具有情绪感召力,不知如果主要用二胡演绎会是怎样的效果。
但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至少缺失了三段原声。第一段是捕蛇队回村,大婶带着小白出门去村口,从此开始到许宣登场、见到小白的一段莫名其妙缺失。尤其是画面转换到村口寨门,此刻曲调的变换有较强的感染力,我每次看到此处都被震撼到。第二段是许宣回到宝青坊向老狐狸寻求帮助,全程的原声比较带感,尤其是老狐狸说“理所当然,浑浑噩噩”之时,不少人都赞不绝口,这一段的地位绝不输于《宝青坊》。第三段是贴吧里多数人指出的,化蛟的小白怒而撞飞许宣,在曲折的山谷间且行且停,这一段的旋律也很动人,节奏和画面契合度非常高,而且对于情感的渲染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不知为何如此重要的一段竟然缺失了。每念及此,不禁喟叹。第二是无法和剧情原声一一对应。有的明显比电影中出现的多,比如《魔咒》,由此不得不怀疑剧情是否被删减过。有的没有按照时间线划分排序,譬如《金线与法阵之战》,明显是将两场战斗的原声整合到了一起。我不知用意如何,但始终觉得奇怪,没有必要。
当然,呼声最高的是放映片尾单屏和制作人员列表时的《前世今生》,龚笑笑翻唱经典作品,不少网友都说比原版更好,算是本电影最直接也是最长的回忆杀。但据说由于版权限制,至今无法收录,颇为可惜。
总的来说,《白蛇:缘起》的原声创作水准很高,郭好为实力雄厚,功不可没。可惜原声带的制作尚不完整,殊为遗憾,期待追光和郭好为能通力合作,尽早弥补。
此外,我还有一个设想,何不效法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何须问》的曲调可以改编成回旋曲式,或许大大有利于情绪的叠加碰撞,私以为比《何须问(银临版)》更有意义。
我对配音没有研究,也不知道国内配音界目前是什么情况。据海报的信息和诸多网友的言论,主要的配音演员都是“老戏骨”,配音导演也是身经百战、闻名遐迩,都曾经担纲不少作品。
我看了十六遍电影,一直都没怎么注意配音,以我直觉而言,听着挺舒服,很符合角色形象,能否称得上为角色而生我不清楚,但这份答卷我是很认可的。我最满意的一句配音还是老狐狸对许宣言道“你生而为人……理所当然,浑浑噩噩”,实在是令我拍案叫绝。
我对电影的感受几乎全部都和剧情、人设、原声等内容有关,似乎很少有音效的位置。当然,缺了音效电影肯定不完整,但我认为,相对于其它成分,《白蛇:缘起》的音效不是那么能备受关注,毕竟不是主打音效的电影。
全程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三场战斗的音效,尤其喜欢小白和小青在佛塔对阵小道士这一段,动作设计和音效非常有亮点。一部爱情电影,能有一段非常漂亮、极具视听效果的打斗场面,实在令人叹服。
电影本质上还是一种艺术作品,最核心的是剧情,同时需要角色的人设加以辅助推动。台词服务于人设和剧情,也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