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师生世上最美的缘”表彰活动诗意盎然

  9月12日,“师生,世上最美的缘”主题诗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小礼堂举行。本报记者叶寒青通讯员高亦平摄

  (浙江日报记者王婷通讯员王曼霖)“钱塘江潮波澜壮阔,两浙大地满园芳菲,如果您是大江大浪里的一朵浪花,那我们就是您乘风而来,化作丝丝缕缕春雨,用生命呵护的幼苗”昨天,为向第30个教师节献礼,浙江日报联合省教育厅举办的“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寻访活动表彰及诗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小礼堂如约而至。

  30对获选的“好师生”相聚一堂,他们都拿到了本报和省教育厅为他们精心制作的一份特殊礼物一个装有师生合影的精美大相框。

  虽然诗会要下午两时才开始,但不少师生已早早地从外地赶到了诗会现场,从衢州赶过来的鲍玲玲就是其中一个。早已落座的她晃了晃手腕上系着的一束小花,抬起红彤彤的脸,有些羞涩地笑着说,“我提前一个小时到这里,能在这个场合里跟老师再次见面,很开心!”

  坐在鲍玲玲身边的正是她的恩师台州市路桥区峰江中学的陈忠文老师。谈起学生寻访自己的文章,陈老师有些不好意思,“朴实的文字,最真实。其实,她每年都会来看我,今年这次,尤其特别。”

  同样远道而来的还有嘉兴67岁的杨志冠老人,他陪同82岁的恩师李粹英提前半小时来到了诗会现场,这也是本次“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寻访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一对师生。“对我而言,这次的寻访活动意义非常,我终于找到了心念的李先生。”杨志冠老人言真意切。

  沙为媒,情为桥,一笔一划,勾勒出本次师生缘寻访活动的起承转合。校园、教室、操场、毕业合影多年后,坐上列车,踏上寻访之路,与恩师重逢一幅幅熟悉的画面飞快地变换着、交叠着,美轮美奂。最终,画面定格,“师生,世上最美的缘”定格于纸上。由此,诗会正式拉开序幕。

  《如果没有遇见你》、《那些年》、《守梦人》、《他从戈壁来》悠扬乐曲中,一首首美妙诗歌缓缓晕开。这些诗均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中华诗社”根据30对获选“好师生”的故事所创作,并由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们倾情演绎。

  “三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牢记职业教育援疆的神圣使命,从繁华的西子湖畔,来到遥远的阿克苏”《他从戈壁来》正是取材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援疆教师崔玉江的事迹。他的学生金晶樑听到这首诗,感触颇深,“今天,我是一个人来的,崔老师并没有到场。他早已动身去了新疆,他说,他的根在那里”

  “欲问师情知何以,但似春风与春水。倾心年年复年年,忽报天下满桃李”一首名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古体诗,在清脆悠扬的古筝独奏《茉莉芬芳》中倾泻而出。这首诗由温州鹿城实验中学教师潘素梅与湖州实验小学老师徐静共同演绎,她们均是参与了本次寻访活动的教师。

  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中学的林俊青老师远途跋涉而来,他将自己最爱的《青春之歌》翻译成英文,与自己的学生洪雷燚一起,开怀朗诵,虽然学生的朗诵略显笨拙,但其中饱含的师生情谊却没有因此褪色。

  “校园里,凤凰花又开,无限的离情充满心怀,心难舍,师恩深如海”深情朗诵余音未了,高校学生们带来的吉他歌曲联唱,又给诗会增添了一股青春气息。浙江工业大学驼铃剧社精心准备的独幕剧《重逢》,浙江传媒学院学生谭晨舸带来的英文诗歌朗诵《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将诗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与此同时,背景墙上,寻访恩师的相片、师生故事犹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北大学子孙拓与他的“灵魂工程师”王爱娣老师、浙师大学生陈伊凡与她的“五心”梅姐张梅老师、新疆和田女孩阿则古丽与她的汉族“陈爸爸”陈浩老师一张张相片闪过,一个个故事回放,回味悠长。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世上最美的相逢,大抵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回头间,与记忆中那个熟稔的人重逢。

  “今天,这满园桃李满园春都在向您致敬”听到这里,台下的老师眼里泪光莹莹。又是一年秋风起,叶落,人聚。无论你在象牙塔埋头苦读,或是已经踏入社会奋发拼搏,还是已成花甲老人白发苍苍,那些年曾给你带来人生启蒙的老师一定都值得铭记。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