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第一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在厦门海沧颁奖 台湾作品获首奖

  15日上午,“第四十届旺旺·时报文学奖暨第一届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颁奖仪式在厦门海沧举行。这也是台湾时报文学奖创办40年来,首度与大陆合作举办的大型文学类征文评奖活动。中共厦门市委常委、海沧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海沧区委书记林文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和出席两岸人文学论坛的200多位嘉宾到场祝贺。

  “海沧投资区肩负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与台湾《中国时报》社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是海沧持续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的有益实践。”两岸散文奖组委会主任曹放介绍,将散文奖与中国海洋文化特色书院金沙书院相结合,旨在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联结碰撞,进一步释放两岸交流潜能,形成新的优势文化品牌。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洪肇君从台北连线表示,台湾《中国时报》首次走进大陆就选择与海沧合作,也正是被海沧在迈向国际一流人文高地过程中取得的瞩目成就所吸引。

  “我常常向报刊杂志投稿,那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够拿到时报文学奖的证书,万万没想到,这个梦想在厦门海沧实现了!”从散文奖评委会顾问、著名诗人和散文家舒婷手中接过证书,获奖代表、台胞青年符坤龙激动不已。

  据悉,本次大赛以“两岸视域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鼓励书写生活,提振汉语文化,发掘优秀散文创作,促进两岸艺文交流,并以此为纽带,密切两岸情缘,深化两岸认同,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过两岸共同发动征集,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征文作品1002篇。评委会秘书长、厦门大学教授徐学介绍,征文内容涵盖建筑、民俗、职人工艺、饮食小吃、人文历史、地名风俗、乡土情怀等多方面。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洪肇君在台北连线确认,这次征文作品数量超往届活动三倍,创近十年来新高,为华人文坛注入生命力。本次获得首奖的是台湾桃园作者何志明的作品《父亲,我回家了》。

  在业界看来,本次大赛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被称为“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的大陆著名作家唐浩明、台湾著名作家杨渡共同出任赛事评委会主任。贾平凹、舒婷、林谷芳、简媜等两岸文坛巨匠担任顾问,组成了两岸最强的评审阵容。

  唐浩明表示,这次参赛者分布范围很广,投稿数量很可观,证明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认同。海沧通过举办散文奖维护这种文化认同,使命光荣,再次体现了海沧“闽台文化基因库”和“海丝文化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担当。

  “在众多参赛作品中,我们看到历史的联结、文化的联结,特别是民间文化的联结。”长期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台湾作家杨渡表示,散文奖对传统文化的传扬、对地方文化的扎根,都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两岸能有更多精彩动人故事在这个平台呈现。

  大赛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思认为,散文可以言志、抒情,可以承担虚构的任务,是文学新秀大展身手的舞台。本次散文奖为文学青年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宝贵机会,必将在青年之中形成感召力量,让他们从文学前辈、文学偶像当年出发的地方踏上征途。

  评委会顾问、著名作家贾平凹从西安连线表示,希望两岸散文奖一年一年持续办下去,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评委会顾问、台北书院院长林谷芳认为,以散文奖活动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是一个新的创举,文学是一条回家的路。这是引导两岸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回归和守望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在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王丰看来,举办散文奖意义非凡,不仅吸引了两岸文学界大咖共襄盛举,也能让两岸文学爱好者充分享受、陶醉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两岸散文奖评委、《中国青年报》原副社长谢湘表示,这个文学奖活动有益于增进文学与民族传统的连接,有益于增进文学与青年一代的连接,从而更深刻地唤起海内外华人“同根同源,四海一家”的团结意识

  在颁奖仪式上,舒婷宣布2020年度金沙书院两岸散文奖征文活动正式启动。吕绍园、胡育宁、苏少观等十几位两岸青年文学爱好者手捧鲜花拥上台去,向舒婷和各位线上线下的评委致敬,表示将踊跃投稿参赛。

  据悉,主办方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台海文心(2019年卷)》。在仪式上,两岸评委为获奖者代表赠送了由台湾中华书法学会会长张炳煌题写书名的《台海文心》一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散文奖活动的推进中,主办方对获奖作品进行影视化推广。今年7月,在散文奖获奖名单公布之后,海沧与台湾中国时报合作,启动了“看”散文 “影”共鸣两岸金沙散文奖获奖作品影视化征集大赛,这是两岸第一个把散文奖作品影视化的先例。台湾大学生参赛非常积极,征集活动收到了21个团队的剧本和分镜表,其中台湾团队就有18个。他们拍摄的作品体现了专业水准。影视化征集活动评委、台湾文化大学广告系主任钮则勋在给微电影打分时很为难,因为作品都很优秀,有两部作品他一度给了同分。

  对三部获奖的影视作品,主办方在台湾开设投票网站,吸引对影视有兴趣的大学生来投票,选出最佳影片,总投票数超过17000张,传播效果非常好。经过测算,这次活动吸引了全台湾80%以上的影视传播专业学生参与。(记者 卢超颖)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