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陈丹青:我对余秋雨最后的一丝尊敬也在这件事中消失殆尽了

  在我国文学史上,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将内心丰富的思想财富转化为流传千古的文字作品,用一篇篇文章记录每个时代的记忆。

  这是很宝贵的内容,后世之人也因此得以触摸过去的血脉,产生共鸣。可以说,作家是活生生的代际桥梁,其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现代历史上,我国同样出现了一大批知名作家,他们继往开来,作出重大贡献。今天的文学界都知道两个人,一个是余秋雨,另一个是陈丹青。他们处于同一领域,所以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交集,两个知名作家都拥有着令人羡慕的才气,他们之间又会如何相互评价呢?

  众所周知,余秋雨算是后者的前辈,两人相差六岁左右。后起之文坛新秀都对余秋雨表示尊敬,也向他学习,陈丹青本也是如此,可后来因为一件事而遗忘了“尊敬”之情。

  余秋雨,1946年生,在经历时代的磨砺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全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散文是他的擅长之处,当年一部《文化苦旅》吸引了无数人去拜读。

  在这其中,陈丹青也是他辉煌的见证者。他本人十分肯定余秋雨的文学功底,毕竟同是文学执笔之人,必定有些许的惺惺相惜之情。

  余秋雨现在拥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文学家,他努力写作,表述内心情感和经历;二是作为“政坛涉论人”,他会传达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赞同还是批评。

  后者的内容容易使陈丹青敏感,对陈而言,修习文学之人应当干净纯澈,那些虚名不应该是被过分关注的地方。

  陈丹青曾经说:“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很明显,他理想中的艺术是很单纯的,这从历代大家的身世背景中就可以管窥一二。由此来看,陈丹青和余秋雨之间的那根“虚线”迟早会碰上断绝的一天。

  一些人在出名之后会提高自己的出镜率,某些言论也会被过分放大于世,普罗大众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褒贬不一是常态。当年于丹的引起的国学热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后来“跌下神坛”的结局也让人深思不已。

  余秋雨和前者也有相似之处,他在荣登2006年作家富豪榜第一位之后便频频露面于媒体之中,经常会发表一些自己的文学观点,这也难免会牵涉到其时的热点话题。

  后来,记者曾经访问过陈丹青一些问题,而彼时的他已经是一名兼通的著名艺术家。当时记者说,文化界有许多知名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占有一隅之地。

  那么,如果他们要对一个陌生的领域发表看法的话是不太合适的,毕竟专业学者更加适合这样的场合。记者想问一下陈丹青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自己会不会有感而发。

  其实如果对陈丹青有一些了解的人都会清楚,他肯定会比较敏感的。这个问题提出后,陈丹青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自由大胆地表达个人的观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却又极其珍贵。余秋雨是一个前辈,他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影响力也非常广,因此更需要仔细斟酌自己说出的话、表达的观点和情绪。他对前辈的尊敬之情是存在的,但在那件事情之后就发生了变化。

  当时正值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时,民众深陷于灾难之中,生活艰难无比,救灾工作难度考验着经历地震的每一个人。

  由于事发突然,一些细节肯定会有失误,余秋雨当时表达了一个观点:民众要好好关心自己的事情,管理社会是政府的责任,不要太麻烦他们,不能老是让别人帮自己。

  陈丹青后来了解到这个言论,也因此对余秋雨的印象一落千丈。在采访中,陈丹青语重心长地说,“自从那时起,我对余秋雨最后的一丝尊敬也在这件事中消失殆尽了。”

  艺术家应当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令人敬仰的品格,这是一般人心目中对于某个领域内的“大家”的普遍期待。陈丹青从尊敬余秋雨到对他“失望”,只是从一件事上就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两人对于“艺术家”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可能在余秋雨眼里,艺术家也是活生生的人,对现实的适应才是一个艺术家在社会中立足能力的反映。总而言之,再完美的人也会表现出缺点,这在社会放大镜之下是无法避免的。

  而陈丹青则是不同的,也应当是不同的。他的心里存在一片净土,他知道所谓的“高位”只是一时虚名,不仅不会有益于文学素的提高,而且还会成为一个人在世俗中挣扎的拖累之物。

  可能余秋雨也有这样的看法,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同于前者。陈丹青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尽管会出现一些刺耳的评价,他还是不以为然。

  有人说陈丹青太过于肤浅,无法理解余秋雨种种作为的深意,只是满腔热血无法成就真正的自己。也有人反驳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陈丹青有士人之遗风,那种傲骨之气让人钦佩,是当下少有的人物。他们这么说都没有什么错,人与人不能等同而划之,文学是自由的,文学人也应当是自由的。

  如果说现在的社会很浮躁,那么这是一种现实的判断;如果说当下的人心也有净土,那么这便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看法。信息快速传播,余秋雨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他的言语或者著作也会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只不过,有些人读出了理想和尊敬,有些人读出了“不舒服的感受”。

  每个人都可以评价一个艺术家的言论,艺术家之间也是如此,但在合乎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我们尽量不要过分干预他们的立场,因为这是一个思想者的权利。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