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散文美句 » 正文

【文萃】学者散文与文体自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散文创作以其日渐庞大的创作群体,丰富多样的品类和各式各样的文体形态,以及令人应接不暇的散文现象或流派,呈现出杂树生花、方兴未艾、蔚为壮观之势。这其中,“学者散文”因其独特的写作姿态和深广的文化背景,因其溯通了中国文章学的传统,引发读者持续不断的关注和阅读的兴趣。究竟应如何评价学者散文?笔者打算从文体自觉的角度,考察学者散文与传统文脉的关系,探讨它的文体特征和话语方式,以及它给中国当代的散文创作注入了什么样的精神元素。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这里所指的“学者散文”,除了90年代以后职业的学术研究者所写的散文小品,还包括一些学术型作家的散文创作。

  文体,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学的体裁、体制、类型、体式、语言秩序的组合与风格的总和。文体是一个宽广的、既富于弹性又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不仅指文章的体裁、类型与体制,而且包含作家特定的语体、风格、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人格,等等。此外,文体还是笔调、气韵、味道、氛围等的呈现。就文体的“内”和“外”来看,语体文体、主体人格、精神气质、格调气韵等,属于“内”,是文体的深层结构;文学体裁、类型与体制,包括时代文体、民族文体等,属于“外”,是文体的表层因素。本文所研究的学者散文的文体,主要侧重于“内”方面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文体的国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文学便进入一个“自觉的时代”。体现在文体方面,这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散文的审美意识大大加强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与宋代的诗新运动,尽管打的是“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反对骈体的形式主义等旗号,但那时的散文家并不是一味排斥骈文辞章的优美和修辞策略。他们在崇尚“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前提下,也讲究排比、对偶和用典,追求文辞的优美、鲜活与灵动有趣。这种文体上的自觉,一直延续到晚明的小品、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及至近代和“五四”的散文。“五四”散文的成就之所以在小说、诗歌和戏剧之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五四”那一批散文家特别注重文体的选择与创造。他们一方面注重“文类文体”的建设;另一方面致力于寻找与现代散文的内容和主题相适应的话语方式,即在语体文体的选择上,现代散文作家自觉地追求在“新而不乱,奇而不渎”的话语方式中,让现代散文在中西结合中体现文体发展的可能性。其次,通过文学传统的转化,使散文的语体更加“漂亮”和“缜密”,从而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偏见。再则,借助作家主体“言与意”“形与心”的渗透互融,构成既和谐统一,又独具意韵和情致的语体文体。

  学者散文承续了“五四”的散文精神和文体自觉。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五四”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追求主体文体的自由与独立,注重表现自我与生命的本真;一方面又服膺周作人的“美文”主张,并通过“聊天式”或“闲话体”这种体式,以从容舒缓的叙述语调,自由自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表达方式,给当代的散文创作注入了活力和生机,不仅有效地摆脱了旧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使当代散文的题材、主题、结构和精神指向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提升了当代散文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质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者散文在散文文体上的自觉与建树,既得益于“五四”散文精神的浸润,又是充分汲取我国古代文章学的有益养料的结果。学者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传统的知识分子,不但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而且都有良好的国学根柢,对于中国古代文章学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更难得的是,在此基础上,他们能顺应时代潮流,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并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同时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人生感悟融汇其中,并由此构成他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体特征。正是在传统文章学的背景下,学者散文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己任,以文体自觉为标识,延续了中国散文绵延不绝的精神和文脉。同时,他们还自觉地追求散文的个人性和独特风格。比如汪曾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做到“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其他学者散文家的创作,也可作如是观。

  学者散文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品质,就是古人常说的“文道合一”。所谓“文道合一”,也就是“文质彬彬”,即做文也做人,文辞与思想要统一,不可扬文而忘道,亦不能显道而隐文;既不要徒有虚表,又不追求思辨盈篇。如能达到两者完美结合,就有可能抵达艺术的妙境。我们看到,在人与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与散文文体的有机结合方面,学者散文堪称当代散文创作的典范。与强调“文道合一”相一致,学者散文在文体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用揶揄调侃的微讽笔调去写苦难与悲剧,并由此实现对于人性的深层开掘。学者散文的作者基本上都属于“老生代”。他们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且大多人生坎坷,经历过生活的不公正待遇。即便如此,他们的散文体现出来的却是参透人生之后的大彻大悟,是智者的通达洒脱与会心一笑。像陈白尘的散文,既有揶揄调侃、嬉笑怒骂的一面,更有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美好人性的珍惜。

  学者散文在文体上还有一个特征,即采用对话的言说方式。对话的言说方式是古典散文的文体形式之一。对话言说方式的作用,一是可以更自由自在地表达不同的观点;二是直接入题,无须客套,简洁明了;三是可使文章更有趣有味。学者散文继承了古典散文这一优良传统又有所创新。由于学者散文的作家大多贯通中西,知识丰富,学养深厚,加之心态放松,因此采用这一文体形式,可以说是得手应心、左右逢源。在这方面,运用最多且最为成功的是金克木。

  关于学者散文的文体问题,可供研究的方面很多。笔者此前曾写过一篇文章,主要从语体文体的层面谈学者散文的文体。在本文中,我拟从另一个方向——文笔、文气、氛围来探讨学者散文的文体。

  文笔这一概念源于南北朝的“文笔说”。即有韵的文章为文,无韵的文章为笔。按今天的理解,“文笔”可以理解为文章独特的体制或笔法,其另一层意思,笔者理解为“闲笔”的意味。我国古代有文章需有“过枝接叶处”之说,这“过枝接叶处”正是文章的“闲笔”。学者散文家深谙“闲笔”的妙处,并努力在文章中加以实践。于是我们看到,在张中行、季羡林、汪曾祺、孙犁、杨绛等的作品中,在“正笔”之外又摇曳出许多“闲笔”。这些溢出主体人事的“闲笔”,或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前面的故事情节;或是调节叙述的节奏;或是增添作品的情趣。总之,学者散文对于“闲笔”的重视和运用,不仅扩展了作品的想象空间,也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文气论是中国文论的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的范畴,汪曾祺有他的独到理解:“‘桐城派’提出,所谓文气就是文章应该怎么起,怎么落,怎么断,怎么连,怎么顿等等这样一些东西,讲究这些东西,文章内在的节奏感就很强。”这显然是深谙文学三昧的经验之谈。其他学者散文家,虽没有像汪曾祺这样全面深入地阐述文气,但在一些创作谈中也多有涉及。学者散文家不但对文气做一般创作论意义上的阐释,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自觉地在创作中灌注进一种文气。因此,读汪曾祺的散文,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沾着家乡水气和烟火味的散淡之气。读张中行的《顺生论》,我们体味到的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平和之气。而金克木与萧乾的散文,流露的是一股通达与反讽之气。孙犁与杨绛又有所不同。孙犁的散文简古朴实中有奇崛之气。杨绛的散文自然沉静中有内敛之气。

  氛围对于文学创作包括散文的叙述同样十分重要。小说中的叙述氛围与散文的叙述氛围的表现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小说中的氛围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展开和生活场景的转换结合在一起。而在散文的叙述中,氛围往往同特定的情调、心理契机和意象意境融合为一体。散文中的叙述氛围一方面形成于文本的形式层面,另一方面超越了文本形式的限制。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它与作者选定的内容、场景、结构和话语方式必须保持一种统一的对应关系,但由于氛围既属于时空范畴又是心理范畴,因而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可造性;加之它还体现出作者与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因此叙述氛围常常能够直接获得出人意料的诗的审美效果,尤其在优秀的散文家那里,这种诗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笔者以为,文体乃是作家的主体人格、文化观念、个人心性、审美偏好与韵致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学者散文有文体的自觉,并在语体文体方面既倾向于在“文道合一”中开拓当代散文文体的发展空间;同时,又通过“言与意”“形与心”的和谐组合,以及独特的文笔、文气与氛围,构成独具东方情调的语体文体特征。因此,学者散文在文体上的特征与成就,值得散文研究者做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

  从散文本体的角度看,学者散文是散文的正宗,也是散文文化精神的有益实践,它代表了当代散文发展的正确方向。首先,中国散文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即先秦散文,便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杂文学”,学者散文的一个文体特点便是“杂”,其中既有记叙描写、介绍说明,也有历史哲学、小说和诗歌、戏剧的因素杂糅,这正好对接上了先秦散文的源头。其次,散文的本质是自由自在、不拘一格、“法无定法”,而以“聊天体”“闲适体”为主要文体特征的学者散文,正好符合散文的本体。最后,散文的生命是真实,而学者散文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以真实、坦诚为原则,他们拒绝虚构,也不屑于粉饰雕琢。总之,正如巴金所说,他们是把心交给读者。正是这种生命本真的投入,才使学者散文受到广泛的欢迎。笔者以为,学者散文在文体上的自觉,对于当代散文中出现的空疏空洞、虚假做作、抒情泛滥,以及人格分裂、文道分离的创作倾向,无疑能起到正本清源、匡正风气的作用。

  学者散文承接了中国的文章学传统,打通了古今散文的文脉。学者们的创作自由自在,率性任心,不受任何规矩的束缚,体现出一种真正的文体自觉。还应看到,学者散文贴近散文本体,它不但可以促使当代散文摆脱唯抒情的羁绊,拓展当代散文的文体天地,而且有助于将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与文体创造相融合,将文体的意义直接与文化自信相对接,从而使散文写作更具独特的文化精神价值。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雨楠/摘)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