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中旬,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导指示,受央视纪录频道的委托,中央新影集团承制一部以老胶片、老影像为基础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纪录片,五集,每集50分钟。按理说,成立于1953年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拥有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也制作过许多成功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似乎驾轻就熟,但频道领导提出,要在不到3个月制作周期中,拍一部形态新颖的文献片,不仅主题意义重大,还要拍得生动好看,要有创新,把影像资料用精、用活。承接任务的新影创作人员面面相觑,一般来讲,如此体量和内容的纪录片,至少也要一年时间。结果,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创造的条件”,首先来自总台、纪录频道和新影集团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从创作方案、制作经费到人员配置,完全按照“重点工程”来布局。纪录频道领导提出管理下沉,派频道监理人员直接参与到创作中,有困难及时解决;新影集团领导则提出要人给人,要资料给资料,开通多条绿色通道。很快,摄制组主创团队搭建完成,各分集导演都是新影集团的资深导演,摄影组则集中了集团所属新影、科影两厂的主力摄影,还专门成立了“重访人”摄制组,连后期音乐创作也派出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总导演负责监制,可谓精兵强将、阵容齐整。
作为以老胶片、老影像为基础的文献片,中央新影集团的影视资料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料馆是它最大的依托,尤其新影片库里60万分钟的胶片影像素材,每到重大历史节点之时,这些平时几乎被遗忘的影像资料都会成为主角。从1938年,新影前身延安电影团拍下《延安与八路军》的第一组镜头,在重大的历史时刻新影的镜头从未缺席。然而,如果把那些珍贵的影像罗列在一部大型纪录片中,再新奇的画面也会令观众视觉疲劳,更谈不上创新了,这也是摄制组最煞费苦心的地方。最先被放弃的就是宏大叙事,创作目标锁定在“民生”上。七十年来,很多关键节点、关键事件,那些普通人物裹挟在时代洪流中,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有了哪些转变?我们如何去表现这种变化?那些丰富的历史影像如何合理运用且有新意?
于是,创作团队首先筛选出近四十部老纪录电影和近年拍摄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它们既有社会发展的代表性又有真实感人的故事。但是,解读既不是声画两张皮的宣讲,也不是空洞无物的研判,创新的突破口到底在哪儿?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从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关注点入手:资料片中的他是谁?当年是谁拍摄的?他们是否依然健在?能否亲口讲一讲自己的往事?片中的事件是什么?当年为什么拍?今天回头再看说明了什么?这些疑问很可能就是观众的疑问,如果通过寻访把它们拍摄出来,不仅是对历史的解读,也会是对观众的解答。然而,相对于展示老资料,寻访与解读的拍摄方式会大大增加难度。寻访老人,重走故地,解读往事,对比今天……这都必须大量外拍,加上复杂的联络工作,一切都需要时间,而摄制组缺的就是时间。
坚持创新还是墨守成规?不用说,大家顶着重重压力接过这“瓷器活儿”,就是要把自己磨炼成“金刚钻”。文案初定之后,五个摄制组同时出发,天南海北的寻访开始了。
令人惊喜的是,原本以为踏破铁鞋难以寻觅的故人往事,居然纷纷涌现出来。老人们回忆起来不仅恍如昨日、历历在目,甚至会带着摄制组故地重游,他们的真情与无悔也正是摄制组的加油站。当年长春一汽的工程师已是耄耋之年,他老伴颤颤巍巍地回忆说,当他们重新遇到老“解放”牌卡车时,“他就走上前去,到处都摸一摸,拍一拍。他这个人这么多年,心里只有汽车,眼里也只有汽车”。
老工程师在一旁低头不语,却有如千言万语;另一位八十多岁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带着小孙女重访老战友,共同观看当年的纪录影片:烧红的铆钉上下翻飞,年轻的他们却要争分夺秒把铆钉打进钢梁……此情此景,老人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每一个细节都好像他们依然奋战在大桥工地上……
一位农民工在修建红旗渠时不幸牺牲,他妻子又把小儿子送到工地上,临走撂下一句话:“你不把红旗渠水担回来就别回家。”儿子居然真的没回家,直到红旗渠建好,他把第一担水挑回家,母亲才哭着欢迎他回来;而纪录片《一定把淮河修好》中的女劳模李秀英更加想不到,当这部纪录片公映后,她失散了十年的丈夫竟然在影片中看到了她,两人也因此重新团聚。当摄制组找到已经九十多岁的李秀英时,她满含着泪水说出来的却是“感谢”!但真正值得感谢的应该是她这样的国建设者。还记得人们排着队向时传祥学掏粪吗?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部《在影像里重逢》不仅揭秘了许多老纪录片的幕后故事,更重新勾起人们追求梦想的美好回忆。
摄制组的重新发现不仅来自老胶片、老影像中的人物故事,也来自当年这些影像的拍摄者。开国大典的纪实影像为什么既有黑白版也有彩色版,原来它们来自两支摄影组,一支是中国摄影组,另一支是苏联摄影组,而且他们都把对方拍进了自己的镜头;当中国第一队女飞行员驾机飞上蓝天时,拍摄她们的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女摄影师;第一个把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拍到纪录片中的刘效礼,第一个把改革开放后普通年轻人的豆蔻年华拍成纪录片的陈光忠,后来都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标志性人物。他们都用镜头见证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中国一步步走向了今天的繁荣。
如果说《在影像里重逢》摄制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创新,并尝到了新鲜的滋味,那么,这部片子的另一项尝试,就是引入了由“重访人”贯穿全片的表现手法。最初,摄制组对这一方法的设想并无充分把握,好在有纪录频道的鼓励、支持与协调,摄制组花费大量精力,从选择合适的“重访人”,到拍摄场景、“重访”形式、光效设计,经过分组多次拍摄,终于取得不错的效果,打破了“重访人”就是主持人的定位,他们从电影放映间到街头巷尾,从一部部老电影回到当年的拍摄现场,通过自己的重访,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行业串联起来,构成完整的社会与百姓故事,把历史拉到了观众眼前。
当拍摄停机,编辑完成,音效合轨,精疲力竭之时,回顾《在影像里重逢》的整个制作过程,摄制组感慨不已。从纪录片摄制组第一次拍摄红旗渠建设到红旗渠沿岸建起现代化企业已经过去近六十年,从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到今年国庆前夕获得第五个世界杯之冠,也已经过去38年。岁月沧桑,当世界瞩目新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时,我们去寻找影像中的历史,重访往昔的平凡人物,逐渐感受到一个国家强盛的根基所在——人民,也找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关键——苟利国家生死以。
10月21日-10月25日,五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在影像里重逢》,CCTV-9每晚20:00与您相逢,不见不散!
今天(29日),北京以破纪录的晴热拥抱了“五一”假期的到来,迎来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4月最热的一天。预计明后天,气温将有所回落,天气晴好适宜出行及户外活动,但风干物燥,紫外线很强,需注意用火安全及防晒补水。
第十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近日在厦门市思明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业界知名纪录片导演、专家学者齐聚厦门,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共有七百多部纪录片参赛,其中,厦门选送的纪录片《鼓浪屿往事》和《厦门.1938》将参与大奖角逐。
报告:今年3月是自1880年有纪录以来最热的3月,据外媒21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说,今年3月是自1880年有气温纪录以来最热的3月,全球气温也首次连续11个月创下同期新高。助推今年高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强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这是热带太平洋东部与中部海域大范围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