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电影台词 » 正文

电影里的画外音、内心独白和旁白分别如何定义?区别在哪里?

  本来统一写成「画外音」,是没什么毛病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开始统一使用洋气的缩写:「OS」。

  而事实上,中文里叫「画外音」的东西,在英文剧本里分成两种,一种叫 Off-Screen(缩写为O.S.),另一种叫 Voice-Over(缩写为 V.O.)。

  它们的区别是,O.S. 实际上指的是「画框外」,也就是说,在被拍摄的那个时空里,声音的来源就在现场,只是正好没有被摄影机对准而已。

  比如纪录片里,被拍摄者对摄影师说话,当我们作为观众听到摄影师的声音时,我们知道这个声音的来源就在被拍摄者旁边,同时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这个声音的来源(摄影师),所以摄影师的声音就是 Off-Screen 画外音。

  如果下图是拍摄现场的俯视图,而黄色区域是被摄影机拍摄到的范围,那么,灰色区域产生的声音都是 O.S. 画外音,包括左上角的电击声,右上角的飞翔声,左下角的酣睡声,右下角的枪声。

  而V.O. ,是指声音覆盖(over)到原来的视听材料上。这个声音是你在拍摄现场听不到的。本题中问到的「内心独白」和「旁白」,都是 V.O. 画外音。

  它意味着,如果你有「人物内心OS」,那么,在你的旁边,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个实体的声音源,在把你的想法实时宣读出来。

  如果把下面这个视频的景别推到奥巴马的脸上,使我们看不到「怒气译者」,而又听到他的声音……那大概算正宗的「人物内心OS」了。

  大家因为一种文化风潮而这样误用「OS」当然不是什么致命的错误,不过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至少在误用的时候能清楚知道正确的分类方法。

  从剧作角度来说,当剧本上标注Off-Screen(缩写为O.S.)时,是指声源不在画面内,观众此时并不能在画面内看到发出声音的物体或讲话的人,但声音是在银幕内的世界里客观存在的。比如电话那一头的人,窗外传来的爆炸,门外的另一个对话者等。

  从电影叙事来说,这是一个【客观视角】,观众和角色接收到的信息量是一样多的,有助于观众融入故事和代入情感。

  而当剧本上标注Voice-Over(缩写为 V.O.)时,一般就是提问里说的「内心独白」(很少情况下会是「旁白」)。此时出现的声音,是角色本人或其他角色后期录制,或是其他场景出现过的对白。电影中的其他角色在银幕内的世界是听不到这个声音的。

  从电影叙事来说,这是一个【主观视角】,也就是此时观众看到和听到的,是一个完全私人化的情绪和氛围,此时角色已经在直接和观众交流了。这种表现手法的风险在于,如果观众还没有在内心情感高度认同这个角色,此时出现的V.O.就相当于编剧或导演从银幕后直接跳出来对着你念诗……

  顺便说一下,「内心独白」和「旁白」也有不同。剧情电影中很少出现「旁白」,而纪录电影中则大量使用「旁白」。区别在于「内心独白」一般是角色在叙事达到情感高潮时直接和观众完成情感共鸣,属于走钢丝绳,走过去你牛逼,掉下来你就傻逼了……

  而念「旁白」的这个人物通常是不会出现在剧情中的。但「旁白」也不是完全的【客观视角】,如果我们看过BBC的《脉动地球》或《大猫》这样的纪录片,就会知道,那个旁白说的那些话,简直说到你心坎里去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专门去找了些资料,也顺便把自己记忆和认识模糊不清的东西梳理了一下。要特别感谢题主了。

  定义就不说了,这个百度也能找得到,直接说一下如何区分吧。如果按照声音的来源是人物还是环境来区分,画外音分为画外音解说和画外音效。

  关于麦基的说法,《故事》中有关画外音解说(译文摘要)是“用好则好,用坏则坏……技巧越少,效果越强烈……删掉不影响故事的则删掉……除非是将它用作对照或衬托……用解说来展示,不需要付出什么天才和心血,是偷懒取巧的方法……对解说的误用和滥用不仅失之于懈怠,更有自命不凡之嫌。”

  我觉得麦基的说法是很中肯的,并没有全盘否定旁白或内心独白,只是认为不宜作为常规手段,除非你真的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干。

  也有一些听过麦基讲课或看过讲课译稿的朋友,可能麦基措辞看上去比较极端,对画外音解说貌似完全否定的态度。我的看法是,口述的逻辑难免不够周全,加上演讲的表达有时候会带点情绪,理解大意就好。

  举个反面例子:刚在影院看的《大明猩》,前10分钟几乎是用旁白解说的方式交待剧情(这就是烂片的节奏啊有木有~虽然后面其实还勉强可看的,但开头已经影响胃口了)。很多旁白属于完全没必要的:我已经看到女主跟大猩猩关系很好,也看到了女主襁褓时期就跟大猩猩一起玩耍,为什么旁白还要不厌其烦地再说一次?!我们都不知道大猩猩很重吗?有必要把具体的体重数字说出来?哎~拜托!观众不是瞎的!(抱歉情绪有点激动了)。我认为该段旁白中至少90%是可以删除的。

  :随便举例说,比如弹奏钢琴,音乐声响起,画面闪回到过去的某段岁月,这个时候音乐就属于画外音了。这些跟信息的展示和解释无关,更多是为了情绪效果。

  据说昆汀曾经有过一段反传统的剪辑。一般的做法是谁说话,画面就给谁。他剪辑的画面则完全没有说话者,而只有听的人(怀疑是同期声没录好的变通办法,哈!)。应该也算画外音的一种吧?不记得说的是哪部电影了,日后看到再补充视频链接。

  旁白,观其字面之意,就可知,是在旁边“白”。旁白是画外音的一种,是属于剧中人物在画外发出声音。

  独白不是画外音,观其字面之意,就可知,是唯有独自一人在画内的时候,才可以“白”。按照常理,独立一人的时候你说什么话,对谁讲话呢?所以独白,是剧中人物吐露心声的方法。

  关于画外音好不好,能不能用,用了算不算档次低,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用画外音的好片不是没有,有人连《肖申克的救赎》里的旁白都拿出来做例证了,估计也没人敢说肖一片档次低。

  鄙视麦基的,先扪心自问麦基的那本书是否真的读懂了,《故事》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本人读过几遍,尚不敢说完全读透了,关于此书,切不可断章取义。

  而我所知道的是,基本上电影中的画外音,都是可以通过改动剧本变成正常的对白和独白的。这是一个你能不能,愿不愿,和喜不喜欢的问题。

  讲故事的人。一般电影不会这么做,喜剧、童话和音乐剧除外,实在需要的话,都是让剧中人物以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讲。

  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即不是由画面中人或物直接发出声音,都称为“画外音”。

  简单的说,就是声音来源在画面中找不到对象就叫画外音。画外音可以是各种声音,只要你找不到发声对象就算。

  例如主角往前走,然后一声爆炸,主角回头。例如主角躲在屋子里,只听到外面砰砰嗯嗯啊啊。或者什么脚步声,窃窃私语,打斗。画外音就是用镜头之外的方法来表现更多信息,暗示一些情节之类的。

  而旁白和独白都属于画外音。旁白往往负责交代剧情,独白的刻画人物内心,或者从人物视角战士故事情节。

  而内心独白,往往是影片主角或者配角的内心独白,发生者虽然是主角或者配角,甚至可能也出现在镜头里,但是声音出现那一刻是不存在影片中。

  旁白属于画外音的一种吧,可以是导演的视角,如大佛普拉斯。也可以是以上帝视角来介绍一些背景或者人物关系,如一九四二,天使爱美丽等。也可以是观众的视角

  内心独白就是画面中人物实际上没有说话,但是电影中还是出现了人物说话的声音,王家卫的电影很常见。

  个人理解:画外音顾名思义一般指画面外人或物发出的声音。内心独白是剧中人物的内心想法的自我表述。旁白是类似于人与自然里的赵忠祥老师的那种解释性配音。后两种应该包含于画外音之内。

  非纪录片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应该主要以镜头语言完成叙事,对白则是用生活化的语言辅助叙事,如果没有对白也能讲明白也可以删掉对白,而作者的思想应该在镜头和对白下暗暗涌动。由于独白和旁白往往不够生活化,因此如果电影中加入大量独白或旁白则要么是作者担心观众太笨不理解自己要表达的思想,硬要给观众强行灌输,要么是作者叙事功力太差,以此偷懒,都是极不可取的。

  朋友 这么说吧 任何试图不用/多用画面展现 转而用画外音(尤其是主人公旁白的)的 要么是烂片 要么是偷懒... 电影毕竟是个视觉为主的集体创作型的艺术形式

  好多专业人士都说了好多专业的名词解释,但是我jio得普通人士这么区分就好了,旁白是解释说明叙事的;内心独白是描写主角或者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二维码